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锦衣状元> 第九百八十八章 尽力而为

第九百八十八章 尽力而为(1 / 2)

皇帝辍朝两日后,第三天早晨,朱四终于出现在朝堂上。</p>

不过当天却没有商议任何国事,本来众文臣上朝的目的,也是为了向皇帝施压,让皇帝将关在诏狱内的参与左顺门事件的文官给放出来。</p>

但一上来,朱四就给了在场官员一个下马威。</p>

众大臣在进奉天殿前,外面被押着的三个人已经被按在地上,准备随时执行廷杖。这三个人,一个是丰熙,一个是夏言,一个是张翀。</p>

一个翰林学士,两个六科给事中。</p>

等于说,皇帝准备杖刑三人,让朝臣知道什么叫皇命不可违。当天乃是大朝。</p>

除了文臣外,连武勋也在列,很显然皇帝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震慑文官,同时也告诉那些武勋,你们要忠心对待的是朕,现在只有朕能代表朝廷,文官只是朝廷的附庸而已。</p>

「陛下···-」</p>

基本的礼数过后,吏部尚书乔宇准备发起对受押官员的求情活动。</p>

如果可行的话,乔宇也打算当众对大礼议的事情再做一番争取,昨天出现流血事件,有人已在北镇抚司衙门内被活活打死,尸体都被送出来了,这不摆明已把事闹大?反正乔宇觉得,自己应该尽到对杨廷和托付的最后责任。</p>

虽然乔宇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并不在外面等着挨杖刑的人中间。朱四道:「乔卿家,你要说什么,朕很清楚,你是想替外面的人求情是吧?」</p>

乔宇心说,我不但要为外面那三位求情,大礼议的事我还想做个头铁的,据理力争,不然回头别人怎么评价我?</p>

朱四看了看沉默的内阁三人,以往有什么事,都是由内阁发起,但现在内阁架构已经完全不同,随着杨廷和、毛纪和蒋冕相继离去,内阁已不具备继续执行杨廷和留下的策略的能力,现在内阁两个中立派,一个议礼派,在这种事上理所当然选择了沉默。</p>

「朕不想听你的,朕今天一句话都不想说,其余的人也不必进言了!哼!御史今天也不会多嘴多舌了,反正他们现在想说,朕也不会听!」</p>

朱四的话,带着一种耀武扬威,更兼赤果果的威胁。</p>

六科的人基本都被关押在北镇抚司衙门,今天朝堂上最没有存在感的也就是那些御史言官了。</p>

朱四冷冷道:「外面三人,不思为臣之道,不仰君恩,一心让朕为难,让朕不能全父子情义。朕深感痛心,拉进来,每人廷杖三十!」</p>

「陛下!」</p>

当即一大堆人出列求情。</p>

朱四冷漠地抬起手,喝道:「劝说者,与罪者同罪!」</p>

这一下把出列的人给吓了回去。</p>

要说大明臣子是很耿直,但问题是,正德一朝,这群大臣面对一个把朝堂当儿戏的朱厚照,也没把皇帝给规劝回来,要讲乱来,朱四给那个堂哥提鞋都不配。</p>

现在皇帝只是想追求对待故去父亲的礼数,追封兴献帝,要说这是胡闹······也是正经的胡闹,而不像朱厚照那样,每次廷杖几乎都带着一抹无厘的意味头,有时仅仅是因为皇帝看谁不顺眼,或者谁说话不合他的心意,便让大臣遭受皮肉之苦。</p>

......</p>

丰熙、张翀和夏言,被当众廷杖。</p>

在大明,廷杖是最不顾君臣颜面的刑罚,任何大臣经历这种事,都会蒙上一辈子的心理阴影,而对丰熙这样年岁本来就不小的人来说,更让他痛心疾首。</p>

但这三人,在朝堂上挨棍子的时候,都没说什么,但其中有一人却觉得自己很冤枉。正是夏言。</p>

夏言觉得,如果给事中里要拿两个人来廷杖的话,怎么都轮不到自己,甚至抓十个人来,自己都不排不上号。</p>

可问题是,昨夜诏狱内被打死的那个人就是六科护礼派发起人张原,而随着张原身死,夏言又是第一批被拿下的六个人之一,被拉来这里廷杖,看起来就合情合理了。</p>

夏言心里琢磨,就因为我平时太过耿直,有什么事都去进言,得罪了权贵,才落得此凄惨下场?三十廷杖,分开执行。</p>

也就是说,所有官员眼睁睁看着三个人,分别挨了三十下,等廷杖结束,丰熙的情况最不容乐观,毕竟他的年岁最大,身上血肉模糊,接下来要遭大罪了。</p>

而夏言和张翀虽然也经受了皮肉之苦,到底年轻,中途甚至没昏死过去。「押下去,十日后再行刑!」朱四道。</p>

费宏终于忍不住走列,劝解道:「陛下,该惩戒已惩戒过了,适可而止吧!」</p>

朱四道:「费阁老,昨日你去劝说那些不识时务的人离开,朕觉得你忠心,现在才会跟你多说两句······朕如此惩罚他们,乃是他们咎由自取,如果仅仅执行一次刑罚,难泄朕心头之恨!退朝!」</p>

什么事都没商议,当着众多文臣武勋,皇帝直接便下令退朝。等于说不再跟任何人商议这件事。</p>

···</p>

******朝会散去。</p>

武勋那边对这件事没多大意见,反而心里有些窃喜。</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