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段时间之内,王猛王庸狄仁杰等人不分昼夜对之前王庸上呈上来的名单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勘察,最终拟定一个三省六部制的名单上呈到了陆瑶这里。</p>
这份名单上呈到了陆瑶这里做最后的确定,陆瑶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之后便是盖上了大印。</p>
三省六部制此时也是提前了数百年登上历史的舞台。</p>
大周宣武二年三月中旬,皇宫之内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朝会。</p>
这一次的朝会相比起之前的寒酸可谓是云泥之别。</p>
上百人齐齐穿戴整齐踏入金銮殿内。</p>
陆瑶身着龙袍头戴冕旒,高居庙堂之上。</p>
而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跪地之下高呼万岁,大有当年大周鼎盛之时的盛况。</p>
而今日最主</p>
要的目的便是将之前拟定好的名单进行宣读,改制之事非同小可自当昭告天下方显正统。</p>
在一阵厚重的钟声之中,大朝会拉开序幕。</p>
首先便是起到决策作用的中书省,中书省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是整个大周政务中枢,设置中书令二人,其职位相当于宰相。</p>
而这个职位之一毫无疑问落在了王庸的身上,丞相与中书令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对于王庸的宠幸陆瑶一直没变。</p>
至于另一个人选则是定为了王猛,王猛之才华自然不用多说,虽然资历尚浅但是可堪大用。</p>
原本王猛是不答应的,毕竟他为官时间尚短难以服众。</p>
但是却拗不过陆瑶的一再坚持。</p>
“着王庸,王景略二人任中书令之职!”</p>
“臣领旨!”</p>
王庸,王猛二人出列谢恩。</p>
“着杨晨任门下省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p>
“老臣谢过陛下!”</p>
杨晨年龄最大资历最老,但是他的思想守旧若是担任决策的中书令一职,难免会对陆瑶后续的一些战略策略的推动产生阻力,所以陆瑶将他任为门下省可参与事情的讨论但是没有一锤定音的权利。</p>
“着庄严任尚书省尚书令一职,掌典领百官,统理六部,为令之贰,</p>
令阙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p>
“臣谢过陛下!”</p>
前几个职位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除了王猛就任中书舍人一职引一点小波澜之外,对于庄严王庸杨晨的安排让人挑不出一点的毛病来。</p>
陆瑶继续开口朗声宣布道。</p>
“着何腾领吏部尚书之职。”</p>
“着谢鹏领户部尚书之职。”</p>
“着狄仁杰领刑部尚书顺带暂帝都府尹之责。”</p>
“着樊梨花则是领兵部尚书之责。”</p>
“着张翰领礼部尚书之责兼华辛郡守之责。”</p>
“着邱明领工部尚书之责暂代折阳郡郡守之责。”</p>
“着张硕领户领户部侍郎之责。”</p>
“着诏安领吏部郎中之责。”……</p>
文官升职武将自然也不会落下,陆瑶也不会厚此薄彼。</p>
一时间帝都之内皇恩浩荡,人人加官进爵,前朝不受重视怀才不遇之人也能得以施展才华。</p>
当天晚上帝都各大酒楼都是爆满,不少白发老者一遍喝酒一遍嚎啕大哭顺带着一遍赞美陆瑶。</p>
陆瑶在皇宫之中本欲睡觉,但是脑子里的系统的提示不断的传来,扰的他根本无法入睡。</p>
剩余的威望值也是一路的狂飙,搞得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陆瑶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p>
翌日,大周报纸之上也是刊登了这一盛况。</p>
送信的轻骑从帝都的四面八方涌出,这件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会天下皆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