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大人,得加钱> 第六百九十七章 第九次议政王公大臣会议

第六百九十七章 第九次议政王公大臣会议(1 / 2)

九月初八,黄历显示诸事皆宜,是个好日子。</p>

看着朝升的初阳,老富点了点头,将《时宪书》随手丢给老妻,命备轿前往宗人府。</p>

帽子王初选会场就定在宗人府,此地在皇城边上,位于鸿胪寺和钦天监中间,职责掌天子九族宗族名册,凡宗室不管是红带子还是黄带子,都有玉牒于宗人府登记。</p>

也就是只要名字入了宗人府的档桉,那生是爱新觉罗的人,死是爱新觉罗的鬼。</p>

同时,理论上也获得了大清皇位的继承权。</p>

宗人府的一把手宗令,也就是爱新觉罗一族的族长打设立那天起就以和硕亲郡王充任,前任宗人府的宗令是简亲王丰讷亨。</p>

最早被谣言蛊惑开始怀疑皇帝身世,进而派人前往海宁秘密调查,之后更是在老富扇动下串连几位帽子王带兵革乾隆命的就是这位帽子王,其老祖是国初的郑亲王济尔哈朗。</p>

也是大清唯一不是太祖传承,而是太祖兄弟传承的帽子王。</p>

丰讷亨被诛后,宗令一职空了半年多,六月的时候经老富提议,由和硕怡亲王弘晓接掌宗令一职。</p>

弘晓是乾隆的嫡亲叔伯兄弟,当年先帝与十三爷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十三爷死时先帝沉痛悼念之余,特意颁下谕令:“吾弟之子弘晓,着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p>

除让弘晓承袭怡亲王外,还封弘晓的兄长弘晈为宁郡王。</p>

一门两王,不可谓不皇恩浩荡。</p>

然而乾隆登基后对怡亲王这一系却是极近疏远,动辄敲打恐吓,只差把怡亲王给削爵才肯干休,为了避祸弘晓这些年躲在府内不敢问事,时日久了倒像是个大文豪。</p>

据说早年间写《石头记》的曹雪芹同十三爷家关系密近,因此弘晓家里抄录了《石头记》原版,但为避祸不敢刊于怡府书目,只私下借阅。</p>

其兄弘蛟跟他差不多,因和庄亲王允禄、理郡王弘皙亲近,差点没被乾隆给夺了宁郡王爵。</p>

受此打击,也为了避祸,弘蛟也跟弟弟一样躲在家里,养菊自娱。</p>

就这样死后乾隆也没放过他,硬拖着不给办宁郡王的传承。</p>

当日贾六在乾清门上班时那个不肯叫他做姑父的永福,就是弘蛟的二儿子。</p>

因此,当富中堂提议由自己出掌宗令,在家不问世事长达三十年的弘晓毫不犹豫答应了。</p>

无它,兄弟苦老四久矣!</p>

莫看宗令一职看着不过是个荣誉,但宗族有事除皇帝外,唯一能号令全族的就是这个宗令。</p>

当初康亲王、庄亲王、平郡王他们为何愿意听从简亲王丰讷亨的号召,原因便在这里。</p>

弘晓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兄长的宁郡王传承讨个说法,老富为了获得这位帽子王的支持,七月就以乾隆名义下旨由永福承袭宁郡王爵位,同时署镶白旗护军统领。</p>

如此,皆大欢喜。</p>

怡亲王一系完全站在了老富这一边。</p>

加上恒亲王弘晊、裕郡王亮焕、淳郡王弘景、和郡王绵循这几位当初自发抱团的王爷,老富初步得到了三分之二的宗室支持。</p>

这也是他敢召开议政王公大臣会议的底气。</p>

这次会议顺利召开,不仅是对乾隆权威的一次致命打击,更是他从政生涯的一个高峰。</p>

大清开国百年以来,哪位大臣能做到如他这般。</p>

因此,对此次议政王公大臣会议,老富是特别重视的,绝不允许出一点差子。</p>

这就排除他会在会议期间对某人下黑手。</p>

当然,也是因为时机不到,另外,兄弟二人之间虽有种种不快,种种小插曲,但现阶段二人还是要互相扶持的。</p>

今日虽是初选,但要投票决定25位侯选人名单,因此在京有投票权的王公大臣和前不久进京的督抚都要到场。</p>

原本是要定在礼部会文馆的,因会文馆地方小所以改在宗人府。</p>

负责会场安保工作的是正黄旗护军和宫中调来的御前侍卫,这些人听命于安亲王色痕图。</p>

是老富主动提出由色大爷负责安保工作,这样做能彻底打消六子贤弟的疑虑。</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