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丰台把钢笔拧开,取出其中的纸棍,展开看了起来。等全都看完了后,他从桌面上拿过一手下面人创作的新歌歌谱,走出了办公室。很快来到了范克勤的房间,敲了敲门。
“进来。”范克勤坐在办公室里,旁边童大小姐也在呢。没错,大小姐今天早上到现在,已经集中精力把自己公司的事,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所以又过来黏糊范克勤。
见童大小姐也在,白丰台笑着打招呼,叫了一声大小姐。然后将歌谱递给了范克勤,道:“老板,你看看,这是汪璧山自己作曲,找张新月填词的一首新歌。我听他唱了一下,感觉还真不错,您给看看。”
说着,将歌谱递给了范克勤。范克勤伸手接过,一脸专业范儿,开始看了起来。这东西他怎么说呢,五线谱而已,哆来咪发骚拉稀哆,上过小学音乐课的,只要认真听讲的人,五线谱谁能不认识呢。就更别提范克勤上辈子,年轻的时候还学过钢琴。
一边看着谱子,一边跟个大音乐家似的,打着拍子嘴里哼哼着。等全都哼唱了一遍之后,范克勤逐段逐句的开始点评,有时候点评的是歌词,有时候还即兴的说一段如何编曲能够更好一些。比如:“开头第一句,低声吟唱,所以最好是加入一些干净的,叮咚的琴音,但不能太多。要造成一种刚刚下了一夜的小雨刚刚停止。太阳将将露面,但还没有露面前的一种朦胧美感……”
反正就是放嘴炮呗,这东西只要会编。然后再说的时候自信点,有点艺术范,就能把人唬住。
而且你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就算碰见了专业的人,也未必就不能懵住对方。因为艺术这东西,真的,几乎是怎么说都行的。
你就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然后在用不怎么确定的语气,好像是自己再跟自己探讨一种艺术的感觉,在这个年代就能很显**格。
其实后世也是如此,就好像是电视上有一些音乐综艺,有不少导师,在点评音乐的时候,基本都是这个路子,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哎呀,这首歌给我的感觉,是在雨季的时候,一对少男少女,走在清澈的马路上。路边的小花挂着雨露,映衬着两个人淡淡的,纯纯的爱恋,那种朦胧的美感,让我……”编呗!谁他么不会啊。
只要你能把对方唱的歌,跟自己说的话,联系起来就行。哪怕只能联系上一点点,你说的也绝不算是错的。
比如你最后只要找补一句:“歌词中有一句词:这就是我们的青春……让我一下子就进入了这种场景……”哎,听起来是不是就有联系了?其实呢?有什么啊!无非是说自己的感觉而已,只是有的人不善于表达,只要会表达的人,专业的人和不专业的人,在这种“马后炮”的时候,真的是没啥区别的。
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艺术的n种可能性。它不是像是数学一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只要能够联系的上,那真是有嘴就可以随便说,而且你只要说的有点调理,还能跟作品本身联系上,无论你是怎么联系你的。那就谁都说不出你是错误的,毕竟这就是艺术的特殊性。
听着范克勤在哪里絮絮叨叨的,要是换了别人,可能没上感觉,会很无聊。但是童大小姐是在太喜欢范克勤,所以反而有点痴迷。
范克勤余光看见这一幕,感觉也很无奈。没想到这还起到了反效果。范克勤装模作样的,又絮叨了一会,看向了办公桌对面的白丰台道:“歌词有几个地方,我想跟张新月讨论一下,他在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