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贞观帝师> 第十章 亲手做道叫化鸡

第十章 亲手做道叫化鸡(1 / 2)

就是不喜欢古人这种时候的不坦率明明心里高兴的要蹦起来,还非得说教导无方让人见笑了,而且下手比平日里还要狠半晌之后,夏鸿升一边腹诽着自己的先生,一边和徐齐贤一起顶着一双通红通红的耳朵,恭恭敬敬的向一众师长行了礼,然后尴尬的站到了一边,让出了那里的几块青石来,老山长也不拘小节,撩起衣襟就坐了下去,其他的先生就也坐到了一边来。一见他们没有离去,反而坐下来了,夏鸿升就一脸的苦色他已经看见远远的不敢过来的青衣小厮了。看这架势,这几个人是短时间内不打算走了啊,连茶具都摆上了,摆明了要在这里一边俯瞰鸾州城的春景,一边饮茶闲谈了。夏鸿升赶紧朝徐齐贤使眼色,徐齐贤也明白了夏鸿升的意思来,拱手作揖正要说话,却被老山长抬手摆了摆给阻断了下来。

“静石,你端的是教老夫吃惊不小啊先有三字经,又有那两首诗歌来,且还有君子所为与远庖厨的两番见解论断,真是令老夫都猜不透了,莫非你真的在老君山中遇见了仙人,被仙人开化了”老山长笑呵呵的向夏鸿升说道:“那首草长莺飞二月天,其诗朝气蓬勃,满是童趣与春意,炼字精妙,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中,着一醉字而境界全出,却又辅以散学的孩童来,静中有动,动静合融,且用语朴实无华,一改当今世上诗作文辞澡澡却言之无物的现象,竟隐隐有返璞归真之相。而那首送别诗,更是对仗严整,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尽了情谊深厚,江山难阻来,诗中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可以堪称送别诗的经典之作了。”

“颜师是如何得知学生信口雌黄之作,难当先生如此厚评,心中羞愧。”夏鸿升心里真的很羞愧,两首诗都不是自己做的,拿出来到底心中不安。

“我等本要趁着晌午好日头,上这后山饮茶,却不想正看到了方才书院中的那一幕来。呵呵,若这两首诗真的是你信口雌黄之作,那我等这些做教习的,才真的是羞愧难当了,你那信口之作,就已然如此了,那认真之作,岂不是我等也比不上了”听了夏鸿升的话,其中一位先生笑了起来,先解释了一番,然后又说道:“老朽可以断定,此子不出五年,学业上的成就必然不弱于我等,是我书院之福啊”

“先生谬赞,学生惶恐”夏鸿升赶紧的鞠躬作揖。

“方才的君子远庖厨之论,可以入我书院注疏了,尔等其他的同窗也可以做个参考。”山长发话,徐齐贤和夏鸿升两人的师尊更是兴奋的抓耳挠腮,连平日里最顾及的仪态都有些忘记了。

夏鸿升这时候其实没有怎么听进去,他和徐齐贤都急着离去,这一群老先生的威压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这些先生们却似乎并没有要让他们告退的意思,却听另外一位教习说道:“今日听闻这君子远庖厨之论,教老夫大开眼界,心中隐隐有种豁然开朗之意,而那一句君子立于人世间,当目视苍生,胸怀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才是君子所为,更是道尽了吾辈的心声与夙愿,哈哈,可惜今日有茶无酒,不然,单凭此一句,就当浮一大白”

言罢,竟是端起了旁边的茶来,当作了酒一般的一口饮进。其他的几位先生也是“极是,极是”的附和了开来。

“恩,目视苍生,胸怀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确是吾辈一生之夙愿啊不想今日里却被一垂绦小儿给张口道尽。小小夏鸿升,却胸盈天地人世间,端的大气”老山长也是一脸的感慨唏嘘来,一时间竟然再无人开口来。夏鸿升大抵是可以猜得到他们现在的情绪的,中国古文人有一种朴素而崇高的集体使命感,那就是用胸中所学,创造治世,造福万民,可是这些先生们,报国无门,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在这书院中做个教习,心中难免遗憾。过了好一会儿,山长才复又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道:“诸位且莫要如此了,今日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莫要辜负了这春日好时光,来,老夫亲手为诸位煎茶”

说罢,就自己动起手来,夏鸿升瞪大了眼睛,惊讶的看着山长将茶叶放入了碗中,然后用竹筴在里面搅拌了一阵,然后将盐、姜、一些苏椒一样样的放入了茶水里面。呃,这还是茶么这分明就是咸汤啊

见夏鸿升一副震惊不已目瞪口呆的样子,山长捻须笑了笑,问道:“静石何至于如此惊讶,难道没有见过人煎茶么”

“还真没见过这么喝的”夏鸿升正在努力回想着后世炒茶的办法,所以没有留意,顺嘴就说出来了。

“咦听你的意思,似乎觉得不是这么喝的”夏鸿升的师尊端起茶杯很是享受的押下一口,然后向夏鸿升教育道:“这煎茶之法,茶圣陆羽曾定下“三沸”之说:初沸时,水上需出现鱼目状水泡,此时须得适量以盐椒调味,二沸时缘边涌泉如连珠,须得以竹筴搅动釜中水,使其温度均匀,此时再取茶末投入水中搅动,使之出现“汤花”,如此,茶水才算煎好,必须赶快出炉分盏,若是到三沸,便就老了。”

夏鸿升听的一愣一愣,这哪里是喝茶,这是暴殄天物啊后世本是个爱茶之人,虽说也不算多么讲究,但是总是知道茶叶需要炒青的,然后以水沏之,看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卷舒随意,闻一室茶香,饮一口青涩,体味茶艺人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