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其他类型>苏厨>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1 / 2)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不善加己

赵顼在苏油这里很鲜活,不是泥塑木雕,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

他也不是事事都为国为民,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完全就是为了自己,偶尔也有自己的任性。

比如宫里有一柄珍藏羽纹花钢剑,叫“中土圣主”,丢在内库好些年都不闻不问,直到大宋一柄剑走私到了辽国,辽人从剑上解读出了文字后,赵顼才命人将宫中收藏那些剑翻出来,看看有没有类似文字,才发现了这一把。

比如赵顼就没法用尺规将圆进行五等分,哪怕是苏油和苏小妹给他讲解了方法,当时明白了,过不了多久就又忘了。

但是赵顼有自己的强项。

比如那把剑,就没有被定为祥瑞,赵顼只是将之遍示群臣,表示这样的东西不足为怪,然后重新将剑丢回了库中。

又比如虽然对理工的东西记不扎实,但是却反而因此格外重视理工,认为能精通此道的都是人才,还建立了皇家理工学院,专门培养宗室。

这样的父亲形象,在赵煦心目中反而更高大,赵顼明明没有秦皇汉武唐太宗那样的天赋,成就上却并不比他们稍弱,原因是什么

因为那张反抛物线图,让赵顼看到了严峻的事实和改革的艰难,但是同时也让他对改革前期的缓慢有了长足的心理准备,因此才能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羽纹花钢剑一事更能说明其性格,他一生不上尊号,也根本看不上那些“祥瑞”。

他之所以要翻找国库,心里的想法是辽国有,我大宋没有,那就不行。

这就叫不服输。

这些“缺点”,反映出赵顼性格里人性的那一面,而且最可贵的是赵顼能够正视自己的缺陷,正视国家的现实,永远不做那个穿“新衣”的皇帝。

同时也反映出一点,政治在赵顼这里不是永远唯一的考量,他偶尔会出格,所以他不是最好的政治家。

但是偏偏因为这些缺陷,养成了他自己的魅力。

听赵煦如此说,苏油笑道“陛下懂得物尽其用的道理,这是很好的,今日程颐要讲颜子不改其乐,陛下要好好听讲。”

文彦博说道“陛下求学,与科举求进不同,是要明白经义中的道理,因此不必拘泥文字细节,学习起来要比普通学子快。”

“听说陛下之前每日要熟悉数段经义,还要誊抄十五遍这是对付墨经、贴义的学法,老臣不太赞同。”

苏油说道“师兄,誊抄经典,也不就是为了死记硬背,这也是真心诚意,神通古人的一个方法。”

“当然,强行灌输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如果陛下觉得其章句可喜,这样做就没问题了。”

文彦博摇头“不对不对,老夫就从来不觉得文字功夫可喜。”

苏油表示不服“可我家子瞻就觉得这是一种乐趣,他最喜欢抄书,汉书史记到现在抄了不下三遍,还做了思维导图。”

这是真的,苏轼抄汉书的同时还对汉书的知识体系做了精炼,曾经让人从自己的导图中任意选一个字,他就能讲解出一大段的内容。

“还有老族兄,一日不誊录五千字,就跟没有吃饭,没有睡觉一样,觉得难受。”

文彦博不禁翻起了白眼“少拿苏家说事,你苏家人一群怪物,不足为据。”

说话间吕公著也到了,呵呵笑道“最可敬畏的还不是他苏家学阀,而是那种天赋不高,明明自以为苦,却心性刚毅,咬牙硬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律,最终一样获得大成就的人。”

这是说的司马光,论起学习自律,司马光堪称古今第一,范仲淹虽然学习刻苦,可人家那是被现实给逼的,跟司马光这种主动自虐有本质区别。

说到这个,连苏油都一起加入了苦笑摇头的行列,惹不起惹不起。

程颐还是不苟言笑,待到几人见礼完毕,看到赵煦手上的柳枝,不由得皱眉“听闻陛下在宫中盥而避蚁,有是乎”

赵煦点头“有之。”

程颐拱手道“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臣在宫外有闻,亦为天子有仁慈之心,倍感欣喜。”

“春时万物发生,不可无故摧折。陛下手上的柳枝何来”

赵煦“啊”了一声,赶紧将柳枝丢掉“我宫中新移来不少花木,其中柳树最先得活,我一时高兴,就是随手”

程颐正色道“陛下无需找借口,君子朝乾夕惕,可不得事事随手随心,不管什么事,做之前先思忖一番,想想对错,这样才不至于有失。”

赵煦小脸涨红,露出委屈的神情,还想要辩驳,苏油却俯身将那柳枝捡起来“先授课吧。”

赵煦这才呐呐说道“我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