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其他类型>苏厨>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1 / 2)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折柳

蜀中豆花调料相当复杂,如今蜀中盐井的豪富们,开始利用辣椒、盐、香料、药材,制作豆花调料,那是北派,讲究浓郁的厚味。

而眉山以下,则是用姜葱蒜,地方出产的香草,菜油麻油椒油辣油鸡茸花生碎,调制成南派蘸料,吃的是一个“清鲜”。

要是加一点猪油臊子,那就更加的美味了。

苏油估摸着范纯仁舍不得做香辣酱,用的南派手法给二人调理蘸水,然后说道“吃豆花饭配糙米才是绝配,糙米煮到夹生,滤起来入甑蒸熟,饭粒颗颗分散。”

“然后豆花点成后,加入米汤炖煮,会更加细嫩。”

“调料虽然复杂,但是却都是田间地头易得的东西,两位尝尝。”

范纯仁将豆花放入蘸水蘸了,堆到米饭上送入口中,评价到“比豆腐嫰多了,端是好宴虽然是寻常素食,经过方知味这样一调理,滋味果然不同了”

苏油也开始吃“因此生活俭朴,却不一定就是粗陋,一合黄豆,也能制得一大锅豆花,手法细致一些,调料复杂一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一些,这不是什么过错。”

“这还是长保康健之道,老是吃咸菜,对身体不好。”

范纯仁非常满意,拿筷子指着豆花“以此养族中蒙童,庶几无愧也。”

苏油说道“滤出的豆渣可以作为牲畜的辅料,还可以养鸡,养鱼。当然人吃也没毛病。”

“不过油料摄入必须保证,这其实也是省粮的秘方。”

“因此我建议相公将义庄的种植品种调整调整,每年要保证有一定面积的油菜、黄豆、花生;其余的土豆、玉黍也要有部分;当然小米、小麦还是主要的,毕竟还要给朝廷纳粮呢。”

范纯仁有些动容“这就是明润你请客的目的吧”

苏油拱手道“油料、织物、粮食,农人保证这三样收成,就能解决温饱。关于这些作物套作与轮作的安排,颖昌府一带,就拜托相公了。”

颖昌府在汴京南面,如今东明、尉氏、中牟、几处的新农业已经很扎实,接下来还要继续扩散推广。

中国古代农业靠自发扩散是绝对不行的,乡间相对封闭,老百姓对新作物新方法缺乏认知,接受程度不高,官府必须参与进推广行为里边去,这是苏油两世得来的经验。

王存也心细“明润这是陈米饭的做法吧经过这样一处理,官仓里出来的陈米饭也能进嘴了。”

苏油乐了“明公即将按治扬州,没错,这还真是我小时候在眉山料理陈米的法子。”

王存笑盈盈地对着苏油拱手“明润小老弟够意思,仁而有术,无怪司马公如此看重。”

一顿简朴而不简单的豆花饭吃过,三位名臣相互告别,朝着各自的治所出发。

范纯仁骑马,王存坐船,苏油要去北边登封黄河码头,沿河而下抵达大名。

如今的黄河不像后世,水量还行,如今汴京一带冬日里也在夹堤,待到春夏冲深河道。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工程,冲刷的泥沙会被水流携裹到下游,给下游造成拥堵的可能。

因此黄河束堤工程主要建造在大名府以下,大名府以上只有汴京一带实施了一段,目的是保住一个王朝的都城。

好在上游几处沙区经过十数年的持续治理,如今的黄河水中的“沉积沙”算是越来越少,河水虽然依旧混黄,但是大多都是能被送入海口的“非沉积沙”。

即便如此,黄河在开封一带依旧是“地上河”,无法营造大码头,苏油要去黄河码头,还得爬坡,那个坡,叫“封丘”。

九月的黄河开始变枯,很快夔州型就不能通航了,因此苏油要顺道视察河工,行程还得抓紧。

来到码头,扁罐迎了上来,低声说道“父亲,陛下在河工衙门里。”

苏油赶紧大步赶到河工衙门,就见赵煦在石薇和漏勺的陪同下,站在那里好奇地摆弄着河工仪器。

苏油躬身施礼“微臣见过陛下,陛下是有旨意”

赵煦情绪有些低落“我是来给司徒送行的。”

说完将一枝纱布包着腐殖土,保护这根部的柳树苗交给苏油“这是用寝宫前柳树上取下来的枝条繁育的幼苗,司徒说过折柳之礼,你拿去种在大名府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