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防问道“何意”
王岩叟说道“太皇太后要文字,当不止为保明孟家,其实是要取外议之说,以破勘婚耳。”
吕大防即草奏“奉圣谕,选纳皇后,更不勘婚。”
苏辙拿到吕大防写的奏章,过来找他“如此则不勘婚乃出圣意,那用大臣文字之说何存”
吕大防问道“以子由之意,该如何写”
苏辙取笔,在吕大防奏章“选纳皇后”字下,添入“今来众说”四字,及添入“臣工累尝奏,阴阳拘忌,亦宜简略”等字,说道“必须如此,表明议出于众,合圣意而纳之。”
其实吕大防也不一定是真不懂,但是高滔滔的意思是将不堪婚之说,定义成群臣的建议,而吕大防却可能害怕担这个责任,因此装作不懂,左右推脱。
于是苏辙来出了这个头。
两日后,吕大防进呈纳后不当勘婚,并孟家考察选召札子。
枢密院再对,高滔滔问韩忠彦等道“了解到孟家的情形了吗”
这些已经纯属走过场了,孟家的底细,最清楚的就是高滔滔。
韩忠彦对曰“孟在善人小官,门户静,别无事。”
孟在就是孟小妹崽的父亲。
高滔滔还害怕有意外,宣喻道“不欲选于贵戚家,正恐其骄,骄即难教。”
韩忠彦等又对曰“如孟在人家,自应不骄,亦须易教。不在富贵中生,则必谨畏。”
二月甲寅,太皇太后终于宣谕“孟家女入内能执妇礼,可降制立为皇后。”
吕大防等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本正经走过场“降制当择吉日。”
高滔滔道“老身已经看过了,今日明日皆好,只就明日降制。”
王岩叟再次提醒“太皇太后宜降一手书,付学士院,庶于事体为顺。”
高滔滔答应了,又问道“以往皇帝大婚,有没有赐予后家的故事”
高滔滔是姑母曹后自幼养在宫中的,当时号称“天子娶妇,皇后嫁女”,千古罕见的缘法。
她要说自己对这方面不太清楚,别人也拿她没有办法。
吕大防说道“汉代时,赐予甚厚。”
高滔滔应道“汉时太远,且说唐时。”
吕大防老实回答“唐时则不见。”
于是高滔滔又问本朝故事,吕大防曰“有之,但都无文字。”
王岩叟轻轻拉了拉吕大防的衣服,吕大防才回道“必是出于内库。若不赐予,必作债。”
高滔滔这才点头“这我知道,曹琮向日,还债极多。”
曹琮,即光献曹太后的叔父,当年曹太后入宫,曹家欠下大笔债务,高滔滔提出旧事,就是想要减小孟家的经济负担。
吕大防回到都堂,即召范百禄、梁焘,谕以今日降手书及于制中,要体现出奉圣命之意,又令国史院检孟元、孟在履历,传送学士院。
乃拟手书草稿进入。初欲就丙辰降手书,以皇帝本命,遂改用戊午。
手书曰“吾近以皇帝年长,中宫未建,历选诸臣之家,参求贤德。故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孙女,阀阅之后,以礼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宜立为皇后。付学士院降制施行,其他典礼并依已降指挥。”
高滔滔看后非常满意,己未,内出制书,立故马军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赠太尉孟元孙女为皇后,仍令所司择日册命。
翰林学士梁焘上奏“伏惟陛下为皇帝留神选纳淑哲,踰年方始中选,其于安国家之功益崇矣。朝廷庆事,天下幸甚。臣敢为两宫之贺,因得以献所当言者四事。”
“朝廷奉陛下诏旨,讲求迎纳皇后典礼甚备,诚一代盛事。所当次第施行,不宜少损,使天下明知国家敬重大婚之礼,垂法万世。此一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大宋如今豪横了,有钱了,皇帝的婚礼不应当再办得寒薄。
该有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有;该讲的过场,我们一定要讲。要使其成一代之盛事,万世之垂法。
“陛下既为皇帝得贤助于内,又常多进正人,辅佐圣德于外。正人多则政事纯一,政事纯一则朝廷安静,奸邪自消,可以终无忧悔矣。此二也。”
这话的意思,是皇帝成婚以后,就算是大人了,明面上虽然是说“多进正人”,其实是在暗示高滔滔,要放手让皇帝准备自己的班底了。
“俟庆事已成,内中合有推恩之人,宜出自圣意,早赐处分,不须更待臣下奏请。贵恩德上归,所不可缓。此三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大庆之事,必然会伴以推恩、赏赐,这些事情应当赶紧出台,而且由高滔滔下达旨意,以免后来被群臣所请,变成因人成事,分薄了天家的恩赏。
“今来有大庆事,上下人心所共欣仰,宜有恩霈,以慰群情。乞面谕大臣,商量特与指挥,不可全无,亦不可至薄。此四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此大事,杂务繁多,需要派遣专人,负责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