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只有万氏脸色不是很好。这也难怪她心绪不佳,方才丈夫在房间里换衣服,随口说了一句“善儿这么出色,让你哥后悔死吧”这句话让她记在了心里,整晚都在回想,脸色自然不好。
吃过饭,老夫人让儿子过来谈事情,问起请封世子的事情。
“折子早就递上去了。”武安侯笑意微敛,“可是一直没有批下来。我打听过了,好些武勋人家请封世子的折子都被压着,最远的要看英国公,据说是十年前老英国公就开始递折子了,要不是圣人看中他家长子想要让十三公主下降,他们家请封世子的折子不知道还要压了多少年上回儿子跟你说的,圣人有意削减侯爵的事情,其实就是从这里头看出来的,大家私底下都在议论。老英国公身体不好,生怕自己眼一闭爵位就没了,撑着不敢死,就在家里用参汤吊着呢。英国公世子被赐婚后,老英国公更不敢死了,撑着给世子办完婚事才敢蹬腿。看在公主的面子上,英国公世子才能顺利承袭爵位,这也是这些年里袭爵最顺利最快的了。”
“何至于此”老夫人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忙问,“那我们府的世子也难了”
“母亲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如今善儿读书好,一个会元足以让圣人记住善儿的名字,想起我们武安侯府。等殿试上善儿再发挥出色,谋夺个状元榜眼或是探花,那才叫真的让圣人记在心里头,到时候我再递一回折子,想来看在我们善儿才学出色的份上,圣人抬抬手就给批了呢。”武安侯低声说,“陛下也乐于见到一个武勋出身的读书种子,这是他文政的功绩。”
老夫人连连应好。
万府中,万舅舅却不像武安侯说的那样后悔,他沉着脸坐在书房里,因春日渐暖,书房里早就不烧碳取暖了,他却好似有些冷,特意喊人给他烧了一盆炭。此时他就面色沉重地,将手上信一封一封地往里头丢,然后看着火舌将一切都烧为灰烬。最后,他看着手上的最后一个香囊,上面绣着四爪金龙。他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然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个香囊也丢了进去。
废太子死了,圣人一点情面都没有留,好像这些年对废太子的宽宏都是假的。逼宫篡位的太子,被好好地养在禹城,圣人偶尔想起来还会有赏赐过去,这让人如何不以为废太子还有东山再起之日
中宫嫡出,祖宗礼法上天然拥有尊崇地位,哪怕被废了,只要活着,只要一日没有再立太子,废太子就让人仍心存希望。
可是废太子死了,圣人与内阁大臣议事时透出口风,想要再立太子。等到新太子册立,原太子的影子就如同朝露,很快就会彻底消逝。这也意味着万家当年冒着九族诛灭的风险藏下废太子的私生子这一步棋,完全失败了。
从龙之功,拥护之恩,全都烟消云散。
从父辈那边接过这个任务的万林恩,从知道这个真相那一天开始就一直胆战心惊,他小心地打听着废太子的动静,又放多一只眼睛在武安侯府
没错,名义上的嫡亲大外甥,妹妹的嫡长子卫振善,其实废太子的私生子。
十八年前太子被奸人撺掇,竟然走上逼宫夺位的绝路,失败后与东宫众亲眷一起全都被流放到禹城,关于高墙之中。从燕京城到禹城,天高路远,那一年又是冬天,路上就死了三个孩子,等到了以苦寒著称的禹城时,太子的儿子只剩下一个嫡次子,一个庶出幼子。那时候他的父亲是太子少师,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皆损,万少师看出太子境况不好,为了保全太子最后一丝血脉,偷偷将府中的一个婢女藏了起来。那婢女是万府的,数月前太子宠幸来万府时醉酒宠幸过一次,已然怀有四个月身孕。
那婢女知道自己怀孕了,又听闻太子被流放禹城,吓得胡乱吃药想要打胎,这才让万少师知道。万少师将知情人全都处置了,然后将婢女藏到庄子上。好生伺候着,终于在期盼中出生是个儿子。
而那个时候,太子一脉的孩子都在禹城冷冽酷寒之中全死绝了。
万少师为了这个孩子费尽心思,身为太子唯一的儿子,他得给这个孩子好的教育。带在身边自然是不成的,万少师被太子连累,虽然官职尚在,但也失去圣心,不知道多少只眼睛盯着他,打算从他这里看出废太子的动静。
在明面上,万少师是什么都不敢做,只能做一个在家里颐养天年的老爷子,身边是断断不能出现一个没有来历的孩子的。诚然,他可以给那个孩子制造一个来历,但那是太子的孩子,造一个庶子或者外室子的身份都不合适。要是想给孩子一个嫡子身份,那就只能将孩子放到儿媳妇名下,可当时儿媳妇才怀孕五个月。而且牵扯的人多了怕会泄密,这个秘密他连独子都没有说
正好女儿怀孕产子,他就想着将孩子送过去充当双胞胎。武安侯嫡子这个出身不错,以后若是太子能够翻身,一定会感念他为孩子选了这么一个嫡子的身份。结果女儿生了个死胎,正好那孩子送过去,成了武安侯的嫡长子。
废太子被拘禁,万少师守着这个要命的秘密,一心盼着废太子能够东山再起。这个秘密他没有跟其他人说,甚至在其他人为营救废太子而努力时,他冷眼旁观,丝毫不敢插手。被以前的同僚们暗地里唾弃,他也不敢反驳。他心里藏着一个念头等太子出来,膝下空旷,自己只凭着这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就能占据头功。
等啊等,万少师老迈病逝,只能将这个秘密托付给儿子。
万林恩是七年前知道这个秘密的,当时他真的惊得心肝乱颤,可惊惧之余,他也忍不住生出一丝野心。如果废太子真的能出来,那么万家就能发达了。早几年,见那个孩子不愿意读书,一副废物纨绔的模样,他还有些烦恼担心,想起父亲在世时对那孩子课业上心的模样,他这才明白父亲的苦心,也担心到时候太子不会喜欢这样没有出息的儿子。
后来,那孩子自己开窍喜欢读书了,还读出了些名堂,看着家里的刚好长成的女儿,他才会提出想让自己的嫡女嫁给武安侯嫡长子,以后若是自己的女儿就能是皇子妃、太子妃甚至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