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大国崛起1857> 第一百一十四节 与清廷划清界限

第一百一十四节 与清廷划清界限(1 / 2)

谈判的困难程度朱敬伦早有预料,他在广州临走的时候跟柏贵谈过,有珠江上英军军舰的压力,柏贵一五一十什么都答应了。

因此朱敬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授权,可以说在新安这里,他能够代表gd巡抚,甚至离任在即的黄宗汉也没有为难柏贵,在授权书上加盖了自己的大印,也就是说,朱敬伦在法理上可以代表两广总督。

这也是包令重视的原因。

包令那边自己亲自带队不说,还组建了人数多达三十人的庞大团队,这些人中有法律专家,有精明的会计师,当然翻译也是不缺的,同时还有一些了解中国的中国通,甚至有一个人还穿着传教士的袍子,可以想象包令是能把香港搜罗到了的精英都带了过来。

朱敬伦这里就寒碜多了,真正谈判的的人只有他一个,陈芝廷在一旁做记录,他不需要翻译,他比英国人那些翻译都更靠谱。

“我们可以释放关押在广州的1000名俘虏,其中包括100英国人,也可以交还800英军战死士兵的遗体。但是我们需要合理的膳食费。”

关于俘虏问题,朱敬伦主动表达善意,这也很附和惯例。

包令没有拒绝,只是强调:“膳食费用必须在合理范围内。”

朱敬伦点头道:“当然,之后会由我们双方共同拟定标准。”

对朱敬伦来说,只要能英国人手里抠出一个铜子,那就是巨大的胜利,有的是办法做文章,当然这份大礼自己现在用不到,可是却能帮柏贵一个大忙,让他在两广总督上任之初,就拿一个政绩。

可是俘虏问题还是有分歧。

“你们必须释放巴夏礼先生。”

英国人可一直都没忘记他们的广州领事。

但朱敬伦真的交不出来:“很抱歉,巴夏礼先生我们已经递解到京城去了,你们的要求在我们的能力之外,我提议大家先搁置巴夏礼先生一事,关于巴夏礼先生的问题,你们最好直接去京城跟我们的朝廷谈。”

巴夏礼是当时广州代表英国的公使,官府一直认为是英军首领,以巴酋称呼他,所以巴夏礼到了林福祥手里后,除了诱敌之外,就被黄宗汉递解到了京城,这可是大功一件。

最后因为这件功劳,林福祥如愿被提拔成了一个文官,到赣州去做同知去了。

可是英国人不满意:“巴夏礼先生是在广州被不名誉的绑架的。那么就应该由广州方面出面释放巴夏礼,即便是沟通,也该是你们跟你们的朝廷沟通。”

吵了一个多小时无法达成一致,朱敬伦建议暂时搁置这个议题,英国人不同意,认为公使代表英国女王,应该第一个谈清楚。

朱敬伦不得已发火,以停止谈判相威胁,才让包令暂时放弃继续纠缠这个问题。

双方接下来谈判了广州贸易问题。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你们应该清楚,你们跟我们在广州城对峙、互相攻击了一年多时间,广州城内外的老百姓对英国人没有任何好感,任何英国人出现在广州,都有可能遇到危险。我们不能冒险让英国商人进入,这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不需要贵方负责人,如果出现了危险,我们的领事自然会根据领事裁判权来进行裁决。”

“你们何必急于一时,换约完成之后,我们就不会在阻挠。也是给我们一个缓冲期。”

“我们需要贸易,我们的商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每耽误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他们的损失,就是整个英国的损失。”

“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促进贸易了,你们应该已经了解到,我们的总督和巡抚都在广州城号召商人来新安进行贸易了。这在以前你们恐怕想都想不到,可是他们做了,你们应该给他们耐心,应该体谅他们的难处。如果因为你们的焦急,而导致他们的努力失败,我保证你们会后悔的。”

英国人拿出了一系列统计数据,告诉朱敬伦,在日益增长的新安贸易中,英国商人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证,目前新安的大小商人,都不太乐意跟英国人做生意,让他们损失惨重,所以他们需要到广州去得到补偿。

朱敬伦批驳道:“广州的商人都来新安了,即便他们去了广州,也无法扩大任何贸易,新安商人之所以不愿意跟你们做生意,那是因为就在不久前你们才攻击了他们的同胞。而且还偏激的跑到他们的家乡,跑到乡村去杀人放火。你们应该清楚,我们国家的人,对乡村格外的敏感。你们让他们很生气。”

“我们承认事实。但你们也必须承认,由于他们的偏见,已经让我国商人承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战争是军人的事情,这些商人却没有参与其中。我认为由他们来承受后果,这是最不公平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解决公平问题,是不是你们可以保证暂时不要求去广州,将广州贸易问题留待日后解决?”

朱敬伦一个反问,让英国人讨论了一刻钟,最终对扩大贸易的渴望,超出了进入广州的象征意义。

他们询问如何解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