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们的征兵法案虽然遭到了反抗,但很轻松就镇压了,接着是源源不断的兵员进入战区,休斯敦作为主战区,他们向这里投送了一百万新军,让这里的兵力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人,而邓世才的总兵力也才一百五十万人,可以说旗鼓相当,但邓世才对打赢这场大战的信心十足。
这是一场恶仗,没有任何奇谋可言。
从明军主力抵达休斯敦的那一刻起,正面的炮火交锋一天都没有断绝,漫长的战壕将休斯敦整个围了起来,美军只有在面向河港一侧,保住了一条狭长的通道,才不至于断绝跟外界的联系。
双方的战壕挖的犬牙交错,几乎平行到了海边。从一开始明军就打算先用战壕将休斯敦围困,而休斯敦守军则以战壕对战壕,出现了明军在越南战场上,跟法军一起比赛挖战壕的场景,后来在一战战场上,同样出现了德军和法军奔向大海的现象,双方都向向对方侧翼运动,对方则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只能不断的挖掘平行战壕对峙。
战壕平行到海边之后,就是双方互相渗透了,打了三年仗的双方,对于堑壕战已经不陌生,没人愿意离开战壕主动进攻,因为那意味着送死。
所以即便是接近对方,也是通过挖掘迂回战壕的方式,逐步逼近对方,这种战术,早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军在工程的时候就用来防御过城上的大炮,只可惜随着步枪的发展,欧洲一段时间发展出了排队枪毙战术,这种方式反而忘记了,由于排队枪毙战术,随着西方拓展殖民地时代在落后的非洲和亚洲国家面前所向披靡,导致西方人过于迷信这种战术,一战的战场上他们依然在用,结果导致大批士兵被机枪屠杀。
在进行休斯敦会战的同时,明军还分兵攻下了从科珀斯到科罗拉多河口一带的所有墨西哥湾沿海港口,并且分兵据守当地炮台,不给美军通过海路从明军后方登陆的任何机会。
美军沿着休斯敦通往加尔维斯顿港口的道路两侧,修建了长达八十多公里的多层战壕组成的防御体系,其中局部地区还使用混凝土加固,变成坚固的要塞。
明军则沿着美军阵地修建了平行的阵地,并且向美军阵地渗透,试图攻占美军阵地,从而切断休斯敦跟外界的联系。明军的大炮已经通过曲折前进的战壕,在前线建立了隐蔽于壕沟中的炮兵阵地,可以轰炸到铁路和公路线,可依然无法切断美军的补给线。
步兵冲锋已经变得不可能,双方都发明了各种反击的手段,分别装备的大量机关枪只是其一,美国人拉上了通电的铁丝网,明军则在阵地前扔了许多三角钉,双方还都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在这种情况下,步兵冲锋只能成为灾难。
明军发动了多次攻击都无法切断休斯敦的补给线后,不得不停止了无谓的牺牲,长期对峙起来。
这时候海上的军事行动变得至关重要了。
历经四个月的航行,明军巡洋舰队克复了巨大的困难,先后以补给船加煤的方式,接力绕过了南美州,进入了大西洋,再沿着美洲东海岸北上。
路上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美军舰队袭击。
历经两年多时间,美国海军已经颇具规模,美国造船能力虽然在南北战争之后持续的退步,可美国工业实力放在那里,他们短期内恢复了大量造船厂,军舰如同下饺子一样进入海军序列。
但年轻的美国海军,显然没有大明海军老道,他们多次在绝对优势之下,被大明海军舰队凭借速度优势摆脱。
可是大明的补给船队损失惨重,已经先后损失了三十多艘补给船,每损失一艘,都会大大影响巡洋舰队的前进。
他们不得不停留,甚至回撤,想办法再次取得补给。
如此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中,他们终于闯过了层层阻截,闯入了美军封锁严密的墨西哥湾。
舰队最终开进了科珀斯,此时已经有三艘军舰受创,一艘军舰沉没,这是闯过美军封锁线的代价,而美军舰队追击而来,以十艘铁甲舰的雄厚实力封锁了科珀斯港口。
美国不得不用强大的舰队来对这个港口进行封锁,因为一旦让大明舰队走脱,就会严重威胁墨西哥湾地区的港口,这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将完成陆军无法完成的,对休斯敦的封锁。
休斯敦一旦被封锁,显然就等于失陷了,休斯敦人绝对没有列宁格勒居民那种韧性,能过在包围之下生活几年,他们断粮后恐怕连天都不会坚持。
大明舰队千里迢迢,想尽办法赶到了墨西哥湾,结果却面临被封锁的窘境,海军对此很不满,他们认为他们的舰队不是去给人封锁的,这毫无意义,认为这是陆军瞎指挥的结果,认为将海军的指挥权交到陆军将领邓世才的手里,完全是一个错误,不断的个兵部施压,希望兵部能够让皇帝改变这种做法。
“让陈阿达来见我。”
陈阿达还是海军司令,但除非大型战斗,他一般已经不太上船了,因为他年纪也大了,海上的奔波对他来说,已经相当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