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唐朝最佳闲王> 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 / 2)

各衙门内部的人员调整,皇帝是没心思去管的。

唯一需要皇帝做的,也只有当吏部以书面形式呈交的时候,直接盖个章就算通过了。

除非是一些重要职位,或者皇帝重点关注的人才有资格得到皇帝的询问。

否则的话,一个国家单是朝廷就有一千多人的规模,连带上各个州府,这个人数会更多,皇帝哪有心思一个个的去管?去看?

萧瑀只是拿着一份申请去见了李元吉一面,整个过程更是连一盏茶的功夫都不到,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且李元吉甚至没有仔细的去看关于吏部人员调动的详细情况。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房玄龄想再回吏部是不可能了,而且他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重回吏部,对于这些人的去留任用,也不是他一个离任的尚书能做主的。

“房相,这萧瑀也太欺负人了简直……”

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无论是封建,法制,亦或者民主。

无外乎一个人情社会而已,无论是什么制度,都逃脱不了这个基调。

在吏部混的不如意的一些人,下了班以后便来到了房玄龄的府上诉苦。

虽说房玄龄已经不再担任吏部尚书,但是毕竟他还担任着中书令,还在内阁之中,所以下面的人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房玄龄犯了错而被罢免了吏部尚书职位?还是皇上对他另有任用?

毕竟在之前,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再者,以他们对房玄龄的了解,似乎也更倾向于后者。

“就是,工作多一些,苦一些,这些大家倒是能理解,毕竟其他的衙门也都这样,咱们也没理由清闲着不是?可这萧瑀也太不讲情面了,庞斌不说功劳,苦劳总有吧?哪一天不是最后几个走的?只要是交到他手里的工作,哪一件没有做好的?可就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萧瑀连给他解释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给降了。”有人继续愤怒的鸣着不平。

遥想房玄龄在的时候,不说日子过的多好,可通情达理还是没问题的。

一些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即便是犯了错,没有造成影响的前提下,顶多就是训斥几句,在严厉一些也无非就是罚奉。

可到了萧瑀这里,人情不讲了,连个谈话也都没有,直接就拿刀子开始杀人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这火也不是这么烧的。

“庞斌的事暂时还不太好说,毕竟他犯的错误有可能是原则性的问题,这一点咱们现在也不能肯定,但是杨渠被降可就真的很冤枉了。”又一名官员站出来发着牢骚,丝毫没有避讳的继续说道:“不是我护短,杨渠是我小舅子不假,可我任及是什么人大家也都清楚,事后我详细的询问过杨渠,大的问题的确没有,就是有些马虎,总喜欢把资料给放错,除了这些以外,根本没有其他的错误,仅仅因为这些问题就被调到了存档处?”

“的确,举贤不避亲,杨渠虽然马虎了些,但在任主事麾下,即便是出了问题,也能迅速的解决,而这些年来杨渠的问题也是在内部,从未出过考功司,而任主事的工作怎样?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杨渠的确是个人才,被调往存档处,这是在毁掉一个人才呀……”有人立即附和道。

任及官职不高,只是考功司下辖的一个主事,从八品下,按理说这样级别的人别说是跟房玄龄坐在一起吃饭,就是登门拜访,都未必能有资格。

而从他的年纪,以及职位来看,任及也不可能是房玄龄的心腹,哪有自己当了几年吏部尚书,连自己的心腹都没能提上去的?多的不说,起码也得是个从六品上的员外郎吧?

事实上,今日登门拜访的,级别最高的也不过才是两个员外郎,连个郎中都没有出现。

这种级别,来个主事也并不奇怪。

房玄龄没有将人拒之门外,哪怕这件事情有可能会传出去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可在权衡利弊之后,房玄龄觉得自己不见他们,对自己的损失将会更大一些,所以这才忽略了对方的身份级别,统统给请了进来。

吏部没有问题吗?

有!

可在房玄龄看来,那些都是小问题,不去清除的话,反而有利于当下的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