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唐朝最佳闲王> 第五一三章:我怕扯着蛋

第五一三章:我怕扯着蛋(2 / 2)

如果朝廷答应他们的请求,修建一条通往荥阳的铁路,郑家虽然需要支付运输费用,可按照现在的行情,一年下来郑家依旧比之前多赚了不少。

而如此一来,因为成本下降了,价格自然也会跟着下降一些,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郑家可以更疯狂的抢走整个铁路沿线市场,市场大了,价格低了,赚的反而更多了。

可以说,郑家的算盘打的很好。

因为郑家虽然不能在参与政治了,可这才刚刚几年的时间?在政治眼光方面,郑家还没退化到平民水平。

朝廷在东海郡囤积了那么多的兵力,甚至整个大唐的造船厂都在东海郡,这能说明什么?

说明东海郡对大唐的作用很重要,说明大唐是有心去探索大海的。

可探索大海,就离不开陆地的支持,如果没有出现铁路那也就算了,可现在铁路已经运营了,他的成本,他的速度,他的便利,都比以往的方式更简洁。

而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一列火车从长安出发,只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就能抵达东海郡,比以往的方式节省了五倍的时间,这又意味着什么?

或许,郑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掐准了朝廷接下来要做的动作。

但又不敢肯定什么时候会开始,所以才以合作的事情来提出来。

至于目的,自然是鼓励朝廷尽早开工,这样的话,郑家可就把握住了先机。

而且将来以后,不仅可以在养殖方面成为行业老大,甚至在渔业方面也能说的上话。

因为无论是东海郡也好,还是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也罢,任何一个世家只要去了,以他们当下的财力,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那里。

可以说,郑家进入角色的速度倒是挺快的,而且对于时机把握的也很准。

但,李元吉能怪罪他们吗?

当然不能。

要想解决铁路现在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修,一直修到东海郡,以空间换取利益,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促进铁路的繁荣。

“其实郑家若是不提,臣也打算过段时间与陛下说一说这个事情的,长洛铁路还是太短了,而两地相距较近,很多商品是共同存在的,往来之间的贸易,也并不算特别的繁华,而之前官道的运输基本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所以通过这几天的情况,基本可以判断出一个结果,这段铁路并不能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利益,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军事方面,如果单纯的考虑经济方面,倒是可以向西修建一条通往西域诸国的铁路。

而这条铁路除了对经济有较大的帮助,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也有不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大唐更好的控制整个西域地区。

但是陛下当下的重心似乎并不在西边,所以臣倒是建议陛下可以优先修建通往东海郡的铁路。那样的话,将来无论是调兵支援,还是从海外获取的战利品,都可以在东海郡下船以后,直接通过铁路运往长安。”郑家是昨天找上门的,为此马周整整思考了一整天的时间,权衡了其中的利与弊。

虽然建议是有利于郑家的,可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马周却从未想过郑家,而是以李元吉当下的重心去考虑的。

对于李元吉而言,考虑的问题并不是修与不修,而是什么时候去修。

先前从长安到洛州的铁路,一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去修建,这个时间不长,甚至很短。

因为考虑到没有人有这种经验,他们只能按照要求,以及试验场里试验的结果去修建的。

但是同样的,这种方式又是很落后,很麻烦的。

所以早在去年的时候,李元吉就提出了要改变修建铁路的方式,当然,最大的改变就是铺设铁轨的过程,至于其他的,暂时没那个能力去改变。

“如果将铁路从洛州铺设到东海郡,需要用时多久?又需要耗费多少资金?”李元吉紧皱着眉头问道。

问题他自然考虑过,从日本运来的金银,光是在途中就耗费掉了不少,有铁路的话,这个耗费自然可以小一些,而且还有其他的商业方面。

但李元吉最担心的还是钱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大唐现在虽然比之前好了很多,可底子还是太薄,经不起这么折腾。

毕竟前隋的灭亡,就是因为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个人的折腾,倒不是说他们是瞎胡折腾,事实上他们折腾出来的东西,那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东西,隋朝灭亡了,可当年修建的运河在现在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甚至到了李元吉穿越的时候,都还有一部分依旧在使用。

可问题在于,那两位皇帝只管干事,却从不考虑民间疾苦,也不考虑朝廷是否能够承受。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步子跨的太大,扯着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