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大魏宫廷赵弘润赵元偲> 第1188章:愈演愈烈的战场

第1188章:愈演愈烈的战场(2 / 2)

其余几个战场暂且不说,且说赵弘润这边,他麾下的军队,有七成士卒靠每日杀羊充饥,堪称奢侈之极。

可这奢侈背后呢?损失是何等的惨重。

别看魏军抢掠了包括乌须部落、羯部落、羚部落在内的三川境内所有不愿臣服于魏国的部落的羊群,收刮了几十万头羊,但对于赵弘润麾下二十几万军队而言,这几十万头羊就算全部宰杀,又能支撑几日?

十日,不能再多了。

而在此之后,二十几万魏军就要陷入缺粮的窘迫境地。

“给我增派打造投石车的人数!”

在听罢了武信侯公孙起的回覆后,赵弘润在沉寂了片刻后,似咬牙切齿般下令道。

其实在返回函谷山前的时候,他就已经下令麾下士卒打造投石车,毕竟『武信侯公孙起想要采取拖延战术』的猜测,他早在雒城时就已有所猜测。

当时,赵弘润就预感此番他们魏军攻打函谷会是一场旷日鏖战,因此,他命人送信回国,让冶造总署派人押运石油桶弹前来三川。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赵弘润尽量避免再使用石油用单这种战略级别的杀伤武器,但眼下魏国头难当头,他就顾不得许多了。

什么污染、什么泄密,统统靠边站!

若国家都覆灭了,函谷这边污染不污染,还有什么关系?石油的秘密泄露不泄露,又有什么关系?

十月十二日,第一批粮食运到了三川前线魏营。

这批粮食,可不是魏国朝廷出的,而是赵弘润招募的『王用商人文少伯』从国内以及卫国收购的粮食,毕竟朝廷户部承担『河内战场』与『宋郡战场』这两线的粮草输运已经是力有不迭,因此,赵弘润才会想尽办法自己解决粮草事宜。

甚至于,为了缓解米粮的压力,不惜让麾下军队的士卒用羊肉充饥。

此番,文少伯并没有亲自前来,他只是让心腹家卫,催促着民夫将粮食运到了雒城,交割给了他的义兄弟,即赵弘润的幕僚介子鸱,而介子鸱在得到这批粮食后,承担着送粮至函谷、卢氏、横涧,以及河东的汾阴等几个局部战场的魏军手中,用微薄的粮食储量,维系着整个『魏西战场』上多个局部战场的粮草供应,每次押送,不多一分、不少一分,算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如履薄冰般让『魏西战场』上诸路魏军都不至于陷入缺粮的困境。

纵使是赵弘润都佩服不已。

另外,与粮草一起送到的,还有文少伯的亲笔书信。

文少伯在信中告诉赵弘润,魏国本土与卫国的粮食已出现了紧缺,因此,他正准备远赴齐鲁之地,找齐国收购粮食。

这是赵弘润的主意。

毕竟齐国虽然仍在内乱,赵弘润的兄长赵弘昭(姬昭)辅佐公子白,暂时还未彻底击败后者的几位兄长,但总得来说,由于田耽、田讳、田骜、田武等齐国名将皆遵从齐王吕僖的遗命,选择支持姬昭与公子白,使得姬昭目前已在齐国的内乱中取得了优势,只不过离平定内乱尚有一段距离。

而在这种情况下,姬昭虽然没办法出兵帮助母国,但却可以在粮食上提供一些帮助。

问题就在于『梁鲁渠』。

事实上,魏国与鲁国合力建造的『梁鲁渠』,其实已建成了九成,目前最大的阻遏,来自宋地正统叛军首领宋云的势力——这是一支既不服从魏国、又与降魏宋将南宫垚为敌的宋地本土叛军。

为了这条河渠,鲁国的士兵去年就与宋云的叛乱军发生了几次冲突,但很遗憾,鲁国的工匠名扬天下,而鲁国的军队嘛,在暂时失去齐国钱粮照拂的情况下,说实话弱得与卸甲的齐国士卒不相上下,以至于被宋云的叛军在『泗水-微山湖』一带打得灰头土脸。

可没想到的是,当南宫垚反叛的时候,宋云却站在了魏国这边——较真来说,宋云并没有确切表示站边魏国,可他却在大力进攻被南宫垚控制的宋郡诸县。

因此,文少伯决定亲自去找宋云谈谈,为此,他还特意请义兄弟介子鸱提了点他。

至于提点什么,赵弘润多少才能猜到,毕竟宋云自诩原宋国将领,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复辟宋国,此番趁南宫垚与楚军汇合攻打魏国之际,率军进攻宋郡诸县。倘若魏国败得太快,宋云麾下的叛军,如何挡得住南宫垚的睢阳军以及楚国的军队?

因此,宋云是绝对不希望魏国在这个时候就覆亡的,只要从这方面着手,说服宋云同意梁鲁渠开通,不在话下。

至少在赵弘润看来,宋云绝对不会愿意好不容易等到的复国机会,因为魏国败得太快而白白错失,以至于宋地继一度成为魏国领地之后,又被楚国占领。

而更关键的是,相比较魏国的贵族,楚国的贵族更贪婪。

十月十四日,第一批石油桶弹运到了函谷魏营,整整四十车,每车十二桶。

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用来向秦军证明魏军『誓破函谷』的决定已然足够。

于是乎在当日,赵弘润率领五万商水军、两万川雒联军,携数十辆投石车,在函谷外摆开阵型。

“给本王焚尽这片山!”

随着赵弘润一声令下,数十辆投石车无休止地向远处的函谷秦营抛投石油桶弹,顷刻间就将近五百桶石油用尽。

与此同时,正如武信侯公孙起所猜测的那样,坐镇在雒南盆谷的魏将司马安,正准备率军横跨秦岭,反侵入秦国本土。

而在河东一带,现任韩国太原守乐成,亦与魏将、临洮君魏忌战于汾阴津,每日交兵不断,双方士卒的鲜血,染红了河面。

不得不说,随着临近寒冬,各方战场的战局迅速升温,谁都想在寒冬来临前取得优势。<!-11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