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9年1月31日。
虽然是隆冬时节,但是今日的邯郸却无比的火热,大街小巷之中无数人头耸动,纷纷朝着城外赶去,就连空气中也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早在数日之前城中就已经出示的告示。
赵国的国君赵王丹将在这一天于邯郸城外召开大会,奖赏那些在长平之战以及和燕国之战中作战有功的将士。
所以太阳才刚刚升起,邯郸城之中的诸多民众就纷纷涌出了城门之外,来到了这一次大会的举办地点。
这次大会的举办地点就位于邯郸的宫城和郭城之间这条大马路旁的平原边上。
就在距离马路大约两里地的地方,一座庞大无比的军营矗立在此,无数赵国民众犹如一条长龙般排着队来到军营的大门面前,井然有序的进入了军营之中。
这座军营显然经过了特别的改造,军营的面积极其的庞大,但却是大部分地方都空空荡荡的,看上去似乎是为了专门容纳这些民众而建。
不仅如此,在军营之中还有整整一万名全副武装的赵国士兵在维持着秩序。
这些赵军士兵们一个个神情冷厉,腰杆挺直,身材高大,眉宇之间带着一种让人不敢接近的气息,一看便是经历了多次战斗的赵国老兵,引来经过的赵国群众不少赞叹。
一名看上去大约四十岁出头的大婶拉着身边一名年纪大约十来岁的少年语重心长的说道:“小郎,汝且看看,这便是咱赵国的兵士!汝日后也要这般上阵杀敌才是。”
少年缩了缩头,有些害怕的说道:“娘呀,上战场怕是要死人的哩。”
大婶闻言勃然大怒,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少年的头上,喝道:“汝既为赵国儿郎,怎可如此贪生怕死?若不去那战场上搏个功名,家里又怎有余粮喂养于汝?”
愤怒的大婶唾沫四溅火力全开,直骂得少年唯唯诺诺不敢开口应答。
但从少年的神情之中不难看出,他对于自己娘亲的话其实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在这些维持秩序的士兵们的引导下,看热闹的赵国群众们很快就来到了军营之中。
虽然说距离公告之中所宣布的正午时分还有将近一个时辰,但是在此处已经是人头耸动,熙熙攘攘。
这也不奇怪,要知道赵国以前也经常对有功将士进行奖赏,但是那一般都在封闭的军营之中举行,寻常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机会一睹其中的盛况,像这么一次公开的大会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一次就代表着新鲜,新鲜就代表着有人愿意看,而且还是很多人愿意看。
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几乎小半个邯郸城之中的人都倾巢而出,早早的来到了这处军营之中。
此时此刻的军营之中人潮汹涌人山人海,一眼望过去黑压压的人头耸动,端的是壮观无比。
但人多归多,总体的秩序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主要是因为邯郸城中上千名官吏都在这里维持秩序,更重要的是军营之中随处可见的那全副武装、手中刀剑闪闪发光的赵军士兵。
告示之中早就已经清清楚楚的说明了:“凡大会中扰乱秩序者,斩;盗窃者,斩;伤人者,斩···”
有好事者数了一下,在这份告示之中整整出现了一十八个“斩”字。
这些斩字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不,才过了刚一刻钟的时间,就有将近四十具尸体被拖出去了···
这对于秩序的良好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保证。
在这处大营的正中央有一座高台,这座高台足足有十余丈高,无论站在军营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看到这座高台。
除此之外,在营地之中每隔百米就有一个两人高的、类似于微型瞭望台这么一个只能够容纳一个人站立的微型台子。
像这样的微型台子大营之中足足有上百处,每一处台子上都站立着一名赵军士兵,而且这些赵军士兵的手里都还拿着一个尾端细长前部却颇为宽阔的东西。
有人认出了其中的赵军士兵,忍不住开口问道:“仲郎,你手里拿的是个甚?”
这名唤仲郎的士兵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便得意的晃了晃手中的器物:“这叫喇叭,乃是扩音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