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帝国吃相> 第1261章 节钺虎符

第1261章 节钺虎符(1 / 2)

集体婚礼是继集体相亲活动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喜庆活动。

创意者仍旧是仙家弟子清河侯陈旭。

而对于陈旭弄出来的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活动,所有人都没有丝毫的抵触,不光如此,都还非常的兴奋和激动。

对于眼下的大秦人来说,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不光旧的苛刻法令在逐步瓦解,就连许多商周遗留下来的诸多繁琐的礼仪传统也在慢慢改变。

生活节奏似乎比以前变得快多了,不断发行的报纸,满城穿梭的公交车,日益增多的骏马和马车,遍布大街小巷的饮食摊和书报亭,还有平整宽阔的道路,以及以前数月一年都难的去一趟的渭河南岸,如今也因为渭河大桥的畅通彻底连在一起,虽然河两岸相隔七八里,但许多人仍旧每天乐此不疲的去蹴鞠广场和河滨公园玩耍娱乐。

更何况还有各种林立而起的高层建筑和正在大规模修建的清河医院、图书馆、京师大学、大礼堂、百家诸子的雕像以及中华神碑和帝王群雕像等等等等。

不知不觉之中,整个咸阳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咸阳民众也已经适应了这种快速的变化和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和清河侯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切在咸阳民众看来已经见怪不怪。

而且所有人已经都日趋熟悉了清河侯的风格。

凡是只要是清河侯发明出来的东西,必然要与众不同,不符合常理而又充满新奇。

比如已经举行了五届的蹴鞠联赛。

比如刚刚结束的花魁大赛。

再比如眼前的集体相亲活动和集体婚礼。

快速的变化,快速节奏,快速的消息传播,快速的交通往来。

因为有了清河侯,眼下咸阳人足不出户便能通过大秦都市报了解几乎整个大秦两个月甚至一个月内的许多事情。

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哪怕是朝廷文书四百里加急,从岭南边关或者辽东传到咸阳,最少都需要一个月,这还是紧急军务,民间的消息延迟半年一年都算快,但如今在遍布整个大秦的记者站和越来越通畅的道路交通以及大规模商旅往来的支持下,消息通传的速度比以前快了无数倍。

这种信息和生活节奏变快既让许多人不适宜,也让许多人如鱼得水,时代的变化带来的就是人们各种观念的急剧变化,在这个破旧迎新的巨大变革时期,大秦人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法来适应这快速的变化。

但已经身处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这股潮流,因为大秦的掌舵者秦大大非常欣喜的希望看到大秦就这样往前飞奔。

因此在四月中旬前,在清河侯大规模往外嫁侍女仆娘之时,秦大大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清河侯那厚厚十五本堪称开天辟地交通规划的奏书,然后在朝堂上下发谕令,由清河侯负责统筹安排,正式开始推动这个史无前例的计划。

四十亿规模的庞大投资终于尘埃落定。

而就在谕令下发之后的第二天,清河侯手持谕令召集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将这个被他命名为坦途计划的奏书散发给这些执掌中枢的头头脑脑之后再次进行细致的讲解。

三天之后,中书省再次召开三省六部第二次联席会议,下发了各种更加细致的安排。

接下来的十多天,陈旭都早出晚归几乎泡在中书省,除开每天上朝或者入宫向始皇帝汇报所有的计划安排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中书省,一条条命令不断的发出,一群群谒者如同赶场一般往三省六部各处署衙以及少府、工学院、科学院、华夏钱庄等紧要部门通传政令,而接到这些政令的部门又发出去更多的命令,通传文书和消息的官吏和禁军如同走马灯一般从咸阳四门而出,赶赴规划中所有需要开工筹备修建的地方。

所有这些部门中,最忙的应该就是工部和科学院。

因为此轮建设涉及到的项目太多,就算是陈旭早有详细的策划,但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而且任何一项工程都涉及到钱款、设计、招商、建材、匠工、民夫、基建等等等等,所有的工程都需要现场去勘察测算,然后才能一步一步的往前推动,因此最先大规模出行的就是科学院所属的建筑规划部门和工部的大量官员和匠吏,他们需要提前赶赴一期工程的所有重要工程节点进行规划和筹备。

随着大量的官员和相关人员乘船坐车陆续离开咸阳赶赴全国各地,这个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的总体策划和详细规划通过朝堂谕令和几期大秦都市报开始通传天下。

而得到这个确切的消息之后,各地建筑商人和施工队包工头甚至民夫都坐车骑马甚至步行背着大包小包开始往首期工程要开工修建的地方汹涌而去。

全国的水泥厂、钢铁厂和煤铁矿山都陆续接到朝廷通报,要求加大生产供应,各地郡县官衙也都很快开始动作起来,按照朝堂谕令转运筹备粮草,配合工程招投标,征调刑徒工奴和征召役夫伐木采掘砂石等等。

忽忽之间,整个大秦有若一架巨大的机器,在这首期十亿钱的投资驱动下开始轰隆运转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