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团军在成立之初按照国府给的乙等师编制,除去一些诸如特务团教导团以及其他骑炮工辎等辅助作战单位,其步兵主力总共为三师六旅十二团,,应该是三十六个步兵营。这些现在只是少校营长的红色军官们,在漫长的战争中,除去病逝的和变节投降以及犯错被处决的,一共牺牲了十个,余下者最少也为开国少将
这些最初担任步兵营营长的军官,基本已经算是红色部队的中坚力量,战死率达到了三分之一,远高于普通士兵战死的比率。但772团,却是连其团长一起,三个步兵营主官皆亡,这个比例就有些太高了。
这和他们的作战风格凶猛顽强是有极大关系的,772团不光是官兵勇猛,就连这些高级军官也是冲锋在前。
尤其是这位年轻仅24岁的叶团长,就连自家老爷子对其也是赞不绝口,好几次当着刘浪的面摇头叹息其牺牲的太早。
刘浪记得军史上介绍叶团长这位已经算是此时红色部队中高级指挥员的军官,不光是129师对其评价极高,刘师长称其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在未来共和国更是将其列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其实,从性烈如火但打仗却是机智过人极有天分的“李云龙”都甘心做他的副手就能知道,这位如果能活到战后最少也是个中将甚至是上将的军官,绝对是个极为出色的指挥官。
而且,曾经时空中的长生口之战以及七亘村之战,实际上的前敌指挥官就是这位叶团长,他用鬼子的鲜血证明了他的优秀。
这样出色的指挥官,就不说是为了能为未来的共和国保留一位中将,为了能更好的和日本人打一场敌后战争,刘浪也希望,他别向曾经的时空中那样,年仅25岁,就牺牲在抗战第二个年头的春天。
“我提的要求很简单,这一次,我们缴获的日军钢盔不少,从今往后,772团全体官兵,上至团长下至新入伍的新兵,在战时,如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佩带钢盔作战。”刘浪正色道。
“这。。。。。。这个问题倒是不大。”叶团长有些张口结舌的答应道。
显然,刘浪提的这个要求太古怪了。
“刘团长,小鬼子的钢盔又难看又笨重,而且,防弹效果也不咋的,你看,戴着钢盔的小鬼子还不是被我们打得死伤惨重?让战士们多带一两斤的钢盔行军,还不如多带点儿子弹更实惠。”“李云龙”却是大大咧咧的提出反对意见。
“这就是我为何要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了,如果你们这样的高级指挥官都不重视的话,战士们就更不当回事了。”刘浪目光炯炯的看向“刺头儿”,口气变得有些严厉。“这一次在旧关前线,第772团全团减员的主要伤亡,皆是由日寇炮击引起的,而因为头部受创而牺牲的却占了百分之四十,王副团长,你想想,如果在战前战士们都佩戴上钢盔的话,能坐在这里喝酒的,是不是最少也要多上百人?”
按常理说,刘浪虽然是上校团长,是长官,但他却是川军的上校团长,要是这样对一支友军部队的中校副团长指手画脚,就算当事人忍气吞声忍了,他的直属长官定然也会拉长脸不乐意的。
可是,刘浪这样说,在场诸人,包括未来大将及叶团长,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刘浪批评的不对,反而都沉思起来。尤其是当事人,曾经是徐帅心腹爱将的他可是打仗不要命的“王疯子”,也被刘浪说得一点儿脾气都没有,连经常瞪的牛眼都没敢瞪。
不是因为刘浪这次给772团全体官兵发参战津贴了就必须得感恩载德,也不是刘浪天才到让这帮同样骄傲的红色军官们彻底成为他的附庸,实在是刘浪所说的那一百人的数目触痛了这帮红色军官们的心。
由红四方面军及第十五军团等红色部队为主组成的129师最少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是他们的老战友,残酷的万里战略大转移他们闯过来了,却在这里牺牲了,而且,绝大部分人连一枪都没开,连鬼子的面都没见到,就牺牲于鬼子的炮击中。
刘浪说得没错,如果真有钢盔做为防护,头部被弹片击中的几率将会大大减少,那伤亡自然也会减少很多。
“而且,除了可以减少伤亡以外,钢盔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当舀水喝的容器以及煮饭用的铁锅,最有用的功能是可以在上面插伪装物,这最适合你们在山区作战了。”刘浪见“李云龙”这个刺头老实点儿了,语气转缓说道。
“那玩意儿光溜溜的,怎么插东西?”“李云龙”这次却是虚心请教起来。
“三川儿,过来,给几位长官演示一下怎么给钢盔伪装。”刘浪却是招招手把十几米外和772团通信兵们坐一桌也在吃饭的三川给喊过来。
“嘿嘿,好勒!”三川儿笑嘻嘻的答应一声。
小跑着过来,从随身的小背包里拿出一团由麻线,轻轻一抖,红色军官们才发现,那不是纯粹的麻线,而是麻线织成的一张小网。然后,三川儿麻利的将小网往钢盔上一扣,将钢盔整个的给网住,将小网上的一个活扣轻轻一拉,麻绳网就牢牢的附在钢盔上。
而后,三川就在几米外的灌木丛上折了几根还带着叶子的树枝插在钢盔上小网的网眼上,把插着灌木丛树枝的钢盔往头上戴着并在三十米外找了处矮灌木丛丛趴伏着,高声喊他已经很熟悉的未来大将:“陈旅长,怎么样?还看得到我撒!”
“哈哈!你个小瓜娃子,现在到处黑乎乎的,你就算不搞这伪装我也看不到你。快给老子出来,莫被野狼叼走啰!”未来大将放声大笑。
但叶王两位团长和三个营长却是两眼放光,死死的盯着三十米外的灌木丛中若隐若现的三川身影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