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第一百四十五节 和珅的自导自演

第一百四十五节 和珅的自导自演(1 / 2)

周琅已经退到了通州,他完成了跟和珅的配合,不得不感慨和珅的导演天分。

根据与和珅的约定,他会在和珅攻打圆明园的时候佯装不敌撤走,把圆明园、颐和园留给丰绅殷德。

接着为了取信,他会丢几百门大炮给丰绅殷德,丰绅殷德会继续追击。

这时候周琅会派兵袭击一下带着“粮草辎重”的丰绅殷德大军,丰绅殷德会亲自断后,然后将这些“粮草辎重”交给周琅的軍队。

这些粮草辎重里有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丰绅殷德带兵攻打圆明园,軍队中那些一起的八旗子弟看不出毛病,因为一路都是丰绅殷德在前猛打猛冲,他们只是跟着一路看到敌军败退,不会生出疑惑。

让他们跟着打两场胜仗,也是让他们见证丰绅殷德的军功,之所以要有那一败,就是为了交割保密,周琅一打,杀上一批人,把这些权贵子弟打的心凉,然后丰绅殷德提议让他们突围,自己断后,这些人肯定马上答应,然后就剩下丰绅殷德和他的包衣完成交割,这件事就保住了秘密。

所有计划严丝合缝,十分缜密,没有一丝漏洞,即便是跟当事人对峙,也找不出半点毛病,和珅这导演的功力实在是奥斯卡级的,让周琅都不由得佩服,这么个人才,怎么就是个貪官呢,如果投靠周琅,保准能建一番功业。

在这么复杂的局面下,周琅也不怕和珅骗他,他还没撤军呢,大不了继续攻城。

甚至连那些财物都没有清点,原封不动的送到天津,他相信在这方面,和珅不敢骗他,这种见不得光的买卖,往往更诚信一些,否则一旦曝光,双方都没什么好下场。而周琅反倒是不怕曝光,和珅哪里敢欺骗周琅呢。再说了,还是那句话,周琅还没撤走呢。

可接下来的局面,让周琅觉得有些不爽了。

不知道出了什么鬼,北京軍队竟然开始接二连三的出击,全都是骑着战马拿着弯刀,也不讲究阵形,嗷嗷叫着往前冲的。

这不按剧本来啊。

跟和珅的协议是,拿到钱后,周琅就会撤军,此后双方不要再联系了。

但周琅已经准备撤军了,北京的八旗兵跟打了鸡血似得来玩命,这是抽哪门子风。

周琅不高兴,前线軍队就狠狠杀了一批八旗铁骑,然后他们才老实了下来。

周琅不知道的是,北京城里,贼寇不谙武艺,只要冲进了砍杀,对方就只有引颈就戮,这些说法已经传开了。

那些看到丰绅殷德都能立下大功的权贵子弟门不由的心痒痒。

城外的情况他们大致也知道一些,贼寇炮打朝阳门,绕道洗劫了圆明园、颐和园。

这让他们不由的想到明朝人当年评价他们祖先的那些文字,什么“大掠五府,饱掠而去”,“历时三月,饱掠而去”,“凡半年,饱掠而去”,“屠四郊,饱掠而去”,核心词是饱掠而去四个字。

可他们的祖先当年入关抢掠,不过抢的是一些州县,抢的是平头百姓。可是这些海寇,他他,他抢的可是皇上啊。圆明园、颐和园被洗劫一空,这这,这他们得了多少好东西啊。

一想到周琅饱掠而去,饱掠的还是皇上家,而且还是一群不谙武艺的乌合之众,八旗子弟们就按捺不住想要出击。

丰绅殷德做的,凭什么老子做不得,丰绅殷德有几斤几两谁不知道,老子揍他跟揍孙子似的。

这样想的人有万万千,于是相互一联络,纷纷请战,皇帝见军心可用,就批准了几家孩子出击。

结果是死伤盈野,再也没人敢提出击了。

也没人羡慕周琅饱掠而去了,人家平本事饱掠,凭什么羡慕。

和珅这时候,早就把京城里那些闲言碎语放到了一边,不管其他权贵子弟多么不信,他儿子这件大功都跑不了了。

他先是将奏报整理出来,让丰绅殷德上书向嘉庆请罪,说什么因为大意中了贼人埋伏,折损了不少人马,丢了粮草辎重,他请求降级。

嘉庆好言宽慰了一番,说丰绅殷德果断出击,两胜一败,有功无过,还要奏明太上皇,好生嘉奖。

和珅对乾隆的说辞,就是另一套了。

乾隆跟嘉庆不一样,嘉庆沉稳内敛,做事一板一眼,有功一定会赏,大功大赏,小功小赏,不会因为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而另眼相看乾隆不一样,乾隆是一个性情中人,他高兴了,做什么事都不奇怪。

所以和珅对乾隆说,其实他儿子没啥本事,就一颗忠君之心,别的还能忍,一听圆明园被占了,气的吃不下饭,决意出城杀贼,临走遗书都写好了,交代家人照顾好妻儿。

乾隆快九十了,越来越好蒙蔽,越来越情绪化,也觉得这孩子孝顺。尤其是立遗书,还不忘妻儿,的妻儿可不就是乾隆最疼爱的女儿和外孙吗。

乾隆一动情,马上就赏,赏一等轻车都尉,将来若袭爵,可择一子另袭该爵,赏银五千两,另有珍宝赏赐若干。

钱和珅不在乎,但那个一等轻车都尉却价值连城。不是说这个爵位本身有多高,而是意义重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