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九十四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

第七百九十四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2 / 2)

哪知道张斐再接到这诉讼后,二话不说,直接就跑去皇帝那里告状。</p>

赵顼也立刻因此事,召开枢要会议。</p>

“大庭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赵顼先是向张斐问道。</p>

张斐道:“陛下,在臣巡察熙河时,熙州吕庭长和范检察长,就跟臣谈过这个熙河地区的户籍问题,但这可不是我们皇庭能够解决的,因为这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户籍可是国家根本所在,这都属于政事堂和立法会的职责,于是臣回来之后,就立刻将此事告知富公、文公、王相公他们,并且也提醒过他们,此事是非常迫切,刻不容缓。</p>

但时至今日,立法会、政事堂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结果不出臣所料,熙州果然出问题,臣实在是没有办法,要是朝廷不立法,不立规则,皇庭根本就判不了,故此才来找陛下主持公道。”</p>

赵顼听罢,又看向文彦博、富弼、王安石,“三位相公,有这回事吗?”</p>

三人同时点点头。</p>

赵顼眉头一皱,“不知你们可有商量出结果来?”</p>

三人是面面相觑。</p>

他们一直在等着张斐出招,在防范,哪知道这小子不讲武德,直接跑来这里告状。</p>

这尼玛.。</p>

尴尬了!</p>

赵顼颇为不满道:“朕当初要将中书门下分开时,诸位都认为,这样做会政务变得更加繁琐,朕听从了你们的建议,可不曾想,这也没有改善多少啊。”</p>

这话说得,文彦博他们脸都红了。</p>

赵顼又向张斐问道:“大庭长可有应对之策?”</p>

张斐道:“陛下,这不是臣的职责,臣根本就没有在考虑,臣一直在忙于最高皇庭的建设。”</p>

此话一出,一干宰相纷纷诧异地瞟了眼张斐。</p>

什么情况?</p>

他们原本以为,张斐会顺势给出自己的建议,可结果他是真不管啊。</p>

关键,你特么也在忙于最高皇庭的建设?</p>

然而,张斐还在继续抱怨:“陛下,京城庭长一共才两位,而朝中光拥有宰相职权的,就有近十个,要还让最高皇庭来解决,这也说不过去啊!”</p>

你够了!</p>

人艰不拆啊!</p>

文彦博也忍不住了,这小子太可恶了,道:“陛下,老臣也与大家商量过,他们还是认为,熙河地区从中原分离出去长达一两百年,当地并非是以我汉人为主,故此他们还是认为该采取羁縻制度。”</p>

说话时,一众人默契地瞟了瞟张斐,只见张斐面色平静,仿佛在聆听着。</p>

王安石立刻道:“可是若采取羁縻制度,那就要设酋长,可是熙河地区都已经建设好公检法,有着上万名皇家警察,大家遵守的也是临时法,与中原州县并无太多区别,如何羁縻?”</p>

文彦博道:“可是我朝在边境只有榷场制,外国商人只能在榷场里面贸易,而整个熙河地区,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倘若直接纳入中原,岂不是说那些西域商人,都可以自由进入中原,这会留下多少隐患。”</p>

“看来你们还真是没有商量好。”</p>

赵顼很是恼怒道:“可朕听说,朝堂上最近非常热闹,朕现在想知道,你们每天都在争论甚么?”</p>

殿内是一片沉默。</p>

他们在处心积虑防守大庭长的第三把火。</p>

赵顼是哀其不争道:“你们先商量清楚,再来跟朕谈。”</p>

“臣遵命。”</p>

众人齐声道。</p>

张斐突然道:“陛下,熙河那边已经是非常混乱,吕庭长、范检察长也是心急如焚,臣也很想给予支持,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出事的话,那可不是公检法制度的问题,而是因为政事堂、立法会懈怠所导致的。”</p>

赵顼先是极其不满看了眼王安石、文彦博等人,然后又向张斐道:“大庭长,你也别将责任都推给政事堂、立法会,如果政事堂、立法会拿不出办法来,你也得就此案给判决,这可是你的职权。”</p>

“啊?”</p>

“嗯?”</p>

“臣遵命。”</p>

说罢,赵顼就起身离开了。</p>

这最后一番话,无疑是几鞭子抽在文彦博他们脸上。</p>

你们要是不行,那就还是由大庭长来决断吧。</p>

他走之后,无数道杀人的目光投向张斐,然后也是愤然离去。</p>

张斐是一脸委屈地来到司马光身旁,“司马学士,你全看见了,我这大庭长可真是左右不是人,如果我方才提出建议,这就是肯定是我的阴谋诡计,但现在不提,他们依旧记恨于我,我到底该怎么做?”</p>

司马光道:“你不会先跟文公他们!”</p>

不等他说完,张斐就激动道:“我跟他们商量了呀,但过了这么多天,他们是完全不当回事,可我们公检法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称的,人家吕庭长、范检察长三番五次提及此事,我可做不到对此不闻不问,但朝廷要不给出政策,我也没有办法,我只能来请官家主持公道。”</p>

司马光沉默良久后,叹道:“好了,好了,这些先别说了,你对此有何建议?”</p>

张斐往外瞟了一眼,低声道:“司马学士,我真不瞒你,我要有办法,我方才就提出来了,我可不跟他们一样,拿着国家大事去赌气。</p>

但我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这种事涉及的问题比较多,而我又没有没在边州待过,我只能给予一些司法上的建议,而这些建议我早就告诉文公他们。”</p>

司马光点点头,事情到这一步,如果张斐真有主意,就应该这时候提出来,但他没有提,可能真就没有啊!</p>

许遵今儿没有去检察院,一直留在家里,等张斐的消息。</p>

张斐刚刚回到家,许遵便问道:“怎么样?”</p>

张斐嘿嘿笑道:“还能怎么样,官家将他们几个大宰相教训了一顿,我看得出,其实这口气,陛下也是憋了很久啊!”</p>

许遵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们哪里想得到,你这第三把火,就是要往他们头上烧。”</p>

张斐道:“这都是他们咎由自取,自己不干活,别人要多干一点活,就成了争权夺利。</p>

其实本无事,当时我跟他们商量的时候,大家合计着,就能够将此事定下来,可他们偏偏认为,这是我上任的第三把火,是处心积虑的防着我,如今他们是骑虎难下。”</p>

许遵道:“但你也不可大意,万一他们为了对付你,就是要采取羁縻制度。”</p>

张斐笑道:“他们要能回到羁縻制度,我立刻辞官,回去当珥笔。公检法出来之后,羁縻制度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退一万步说,就是他们想这么干,熙州百姓还不答应。”</p>

政事堂。</p>

“君实,事到如今,你还帮那小子说话?”</p>

文彦博恼羞成怒地等着司马光。</p>

司马光据理以争道:“我不过也是就事论事,这张三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令诸位满意。”</p>

“你。”</p>

“行了。”</p>

富弼打断了他们二人的争论,“无论如何,要是我们能够及早想出应对之策,便无今日之事,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p>

事到如今,他也已经反应过来,其实张斐就是笃定他们会等着自己先出招,结果他不出招,而是还跑去告状。</p>

愿赌服输。</p>

吕公著问道:“富公对此怎么看?”</p>

富弼先是瞧了眼文彦博,沉吟半响,“王介甫说得很有道理,公检法都已经管控住熙河地区,要回羁縻制度的话,就得先将公检法给撤出来,但这根本就说不过去,也不合常理。</p>

原本我认为维持现状,就挺好的,也不是那么紧迫,暂时不需要改动什么,但如今看来,这也是不行的,如今那边跟西夏的冲突如此频繁,如果公检法无非给予约束,情况可能真的会进一步失控的。”</p>

吕公著道:“但是那边全是吐蕃人、党项人,若是任由他们进出中原,可能会危及中原的安定。”</p>

富弼道:“以前采取羁縻制度,那是因为两地的制度、法律,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朝廷也难以管控,但如今大家同在一个制度下,又是同一部法律,其中风险自然也降低不少。”</p>

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p>

其实大家都知道,富弼就是暗示,张斐的建议是最为合理的。</p>

但问题朝中大臣还是反对居多,这不就让张斐得逞了吗?</p>

不能这么干呀!</p>

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p>

那怎么办?</p>

以前要是这种情况,往往是要拖很久,吵很久,但是今时可不同往日,边上有一个大庭长,正拿着鞭子,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p>

赵顼更是将话说得非常明确,你要是解决不了,就让大庭长来解决。</p>

别拖。</p>

朕要的是解决方案。</p>

但那些反对的人,又拿不出一个具体方案来,就知道一个羁縻制度,问题是羁縻制度,就没法用在熙河地区。</p>

人家吕大均、范镇是来上诉,结果你们给出的答案,就是将他们两个给解决,那确实没有问题。</p>

文彦博也是心力交瘁。</p>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烦他们争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开会议,张斐的建议才是最佳的方案。</p>

羁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税,还得给钱,如今有了公检法和税务司,多个人,还能多收一份税,有什么不好的。</p>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家都愿意向你交税换取户籍,天可汗都没有做到这一步,你还要什么自行车,中原很多拿着大宋户籍的百姓,特么都不愿意交税。</p>

你们要是挪不开面子,那就我来做。</p>

十几个宰相,想不出个办法来,还要让大庭长在做主,这不是笑话吗?</p>

文彦博现在也很恼火,他当初就是稍微放一点风声出去,结果朝中屋顶都快吵翻了,现在好了,弄得大家下不得台。</p>

跟他们混,是真心没前途。</p>

干!</p>

理他们作甚。</p>

最终,他们一番合计,就还是采纳了张斐的建议,但比张斐说得肯定是要复杂很多。</p>

首先,之前发放的临时熙州户籍,全部改为大宋户籍。</p>

同时规定缴足五年过税,期间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将给予一种临时户籍,这种户籍可以来中原做买卖,但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入仕,最多只能担任皇家警察,或者当兵,如果有立大功,那倒是提前给予户籍,否则的话,必须缴足十年,才能够得到与中原百姓一样的大宋户籍。</p>

其次,就是对于熙州的规范,熙州还是要对外开放,但当地官府必须要给予进入熙河地区商人的书面牒文,方便公检法执法,同时规定,外商在熙河,也必须遵守临时法,一视同仁,但是他们都只能止步于熙州,如果要想要进入中原,还是必须通过向当地官府申请,而且他们还制定了相当严格审查制度。</p>

比如你要来京城,熙河答应没有用,必须还得京城答应。</p>

(本章完)</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