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大明风流> 第615章 李时珍

第615章 李时珍(2 / 2)

沈烈便朗声笑道:“道左相逢,不胜欢喜,不如沈某做东……请老恩公务必赏脸。”</p>

李时珍虽一脸茫然,可是他这辈子治好过的病人也不知道有多少,盛情难却之下便只好拱手道。</p>

“如此便叨扰了。”</p>

于是沈烈便叮嘱娇妻爱妾先行返家,他自己却带着这一老一少,向着不远处的茶楼走去。</p>

看着夫婿走远了。</p>

芸儿一脸狐疑的嘟囔着:“有这事儿么……不记得了呀。”</p>

沈烈可不管那么多,带着李时珍爷孙二人,走进了茶楼,要了个雅间,然后让小二送来了果品茶水。</p>

一盘攀谈。</p>

沈烈才算弄明白了,敢情这爷孙二人来京城已经半个月了,来京城干嘛呢,来献书。</p>

这位老先生要将花费了半生时间,所编纂的那本《本草纲目》献给皇家,希望能够刊行天下,能够发扬光大。</p>

可是他又没有门路,便只好到太医院来找当年的同僚,希望同僚能够将医书献给天子。</p>

“哦。”</p>

沈烈恍然。</p>

嘉靖三十年的时候,李时珍三十八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p>

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p>

嘉靖三十五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p>

可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p>

估计是受不了这太医院里的乌烟瘴气吧。</p>

然后……</p>

便是一个后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p>

这位大明药圣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p>

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p>

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二十余个寒暑,三易其稿。</p>

最终写成了二百万字的《本草纲目》。</p>

为一代医圣。</p>

沈烈放下茶碗,从李时珍手中要过了一本医书,翻了翻,心中便带着无限感慨,轻声道。</p>

“那……贵友是怎么说的?”</p>

答应帮你献书了么?</p>

李时珍却叹了口气,娓娓道来,他带着孙女已经在这太医院求了十来天了,天亮就来……</p>

别提献书了。</p>

当初那几位同僚压根不愿意见他。</p>

沈烈哑然。</p>

很快便释然了。</p>

难怪自己能遇到他了,这位老爷子也是真惨,满腔热血的带着自己的著作进了京。</p>

以为能够很顺利的出版刊行。</p>

却未曾想。</p>

在太医院软磨硬泡了一个月,连昔日同僚的人影也没见到。</p>

这似乎便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缩影,人一走,茶就凉,趋炎附势成风,更别说这位老爷子离开太医院多少年了呀。</p>

二十年了!</p>

人家不愿意见他也在情理之中。</p>

想了想。</p>

沈烈便殷切道:“敢问李大夫有落脚处么?”</p>

李时珍忙道:“老朽自入京之后便住在东城客栈,再过两日……便要回老家去咯。”</p>

看来是心灰意冷了。</p>

沈烈便站起身,笑着道:“相遇是缘,若李大夫信得过沈某,随沈某返家,咱换个地方住……”</p>

话还没说完。</p>

那女扮男装的清秀少女,便警觉的抱紧了小包袱,悻悻道:“做什么……你这人……真没道理。”</p>

一见面便让人跟着他走。</p>

什么人呀!</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