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与夏国公主缔结良缘的,有许多个人,宣王世子季子齐,便是其中之一。</p>
季子齐,封号“善”,是为善王,年二十四岁,已有妾室数人。</p>
宣王殿下生前是个遵守礼法之人,本着世子正室由君上定夺的准则,他只是容许着儿子纳了妾室,世子妃一直未立,府中的事情,也有宣王妃向氏负责。</p>
向氏,国师嫡女,名门千金,自是尊贵的人,受府中敬仰的。</p>
但宣王壮年离世,担心宣王一脉没落,在子齐正室的挑选上,她数日来,是花了不少心思在周旋的。</p>
若能迎得夏国公主入府,那子齐,便也是有了依仗。</p>
“阿爹,此事,您同陛下说一说,陛下许就赐婚了。陛下,最是敬重您的。”</p>
为了促成这段良缘,向氏再三请求国师大人向和帮忙。</p>
向和摇摇头,“此事,若真有回旋,是看静王的意思,不是陛下。”</p>
向氏不解:“看静王?”</p>
“阿爹,静王,虽说脾气是怪异一些,可我们都是知晓的,他待元氏,真心实意,不会另立王妃的。”</p>
“更何况……更何况如今……”</p>
如今元氏还活着!</p>
她未把后一句说出来,但二人都明白。</p>
这大半个月,镇北军和昭间台的人把新锦城翻了个底朝天,自然不会是在找那什么宝贝劳子了。</p>
静王妃元氏死而复生,奇怪得很,但这已经不是如今该去细究探查的事情了。</p>
向和:“颖儿,元氏逝世,登记造册的,是不可能再为王妃的。静王殿下,是个不喜见无关之人,他既是去拜见了夏国使臣,便是有心意的。”</p>
向氏不解,“若是他立了王妃,元氏,只能以妾室或者奴婢身份跟着他。”</p>
“爹,静王,该不会让她受着委屈。”</p>
“我虽然不了解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可静王如今的做派,便是没放下她。”</p>
向和摸了摸发白的胡子,叹了口气,道:“世人复杂,多有无奈之处,你啊,莫只看得一处。依爹看,卢国公的女儿是知书达理的。陆家的三千金,也是温婉贤惠的。”</p>
“江府的门第,不抵卢府、卢家,但江府的六姑娘,也破有大家风范。”</p>
向氏:“她们固然是好的,只是,身份比不得公主尊贵。”</p>
“子齐没了宣王庇佑,在新州的地位,怕也会不如以前。”</p>
向和:“颖儿,城郡之王,并不需要太高的地位,功高震主,历来没有什么好下场。”</p>
“若是求得安稳日子,便是六七分足矣。”</p>
“与其谋其事,不如退一步,给静王一个人情,他日有难,还有个求援之处。”</p>
向氏顿了下,“阿爹,您也认为,静王终究会和陛下夺取皇位吗?”</p>
静王若是娶了夏国公主为王妃,便是有了依仗,陛下可以收了元氏娘家的兵权,却收不了夏国的兵权。</p>
夏国公主可助王爷成事。</p>
向和望向窗外残月,只道:“世事难料,一念之间罢了。”</p>
静王性情这些年变化很大,若是放不下心中的怨恨,剑指朝堂,不是不可能。</p>
向氏思考良久,最终点头,“谢阿爹提点,女儿明白了。”</p>
宣王殿下已是离世,若是子齐娶了公主,冒尖出来,何尝不会是下一个宣王呢。</p>
向氏回府后,便修书两份,一份给江府,一份给静王府。</p>
一份是表于求娶之意,想缔结良缘,一份表明无争夺之心,可促成良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