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玻璃,金锋看着外边,不由感慨道:“码头的变化真大啊。”</p>
金锋还记得第一次来这里,那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很小的渔村码头。</p>
如今金锋麾下的厂子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单单一个金川已经无法消化掉厂子的产能,只能向外运输。</p>
封建时代交通不便,水运是成本最小的运输方式,金川码头挨着盐厂,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经发展成为川蜀数得上号的大码头,每天都有无数的货物从这里转运出去,也有无数的原材料从外地转运过来。</p>
庞大的货物吞吐量和人流量,也带动了周边的零工行业,以及住宿业,仓储行业。</p>
在金锋的指点下,唐小北在码头还没发展起来之前,便开始着手兴建客栈和仓库。</p>
按照唐小北最初的规划,准备建七座仓库,如果用不完,就对外出租一些。</p>
结果金锋麾下的厂子发展比她预料中快多了,特别是水泥厂、盐厂和纺织厂,货物都非常占地方。</p>
仓库建好一座被填满一座,建好一座被填满一座,光是金川商会和各个厂子自用都不够,更别说租给别人了。</p>
客栈也一样,唐小北原本只打算建两座或者三座客栈就行了,结果各个厂子吸引来了各地的商贩,客栈盖一座客满一座,盖一座客满一座,根本没有空房间。</p>
很多行商找不到住的地方,只能花钱去住在附近百姓家里。</p>
当地百姓也有聪明人,有个叫沈三同的百姓发现这种情况,很快意识到赚钱的机会来了,到处借钱,盖了几间房子,想用来租给商贩。</p>
房子盖好后,正好赶上下雨天,很多盐商从盐厂买了盐巴,在码头排队装船,结果还没轮到他们,下雨了。</p>
盐巴遇水就化,盐商们可急坏了,到处找沈三同租房子。</p>
沈三同盖的房子,大门都还没来得及安上去,就被租了出去。</p>
还是几个盐商竞价抢走的。</p>
然后房子就基本没闲下来过,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盖房子借的钱就全都还上了。</p>
于是沈三同又找金川商会借了一笔低息贷款,盖了一座客栈。</p>
虽然他盖的客栈各种条件都比不上金川商会的,但是胜在客人多,根本不愁生意。</p>
每当新时代来临,能最先发现商机并且果断下手的人,便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p>
沈三同就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如今不光还完了金川钱庄的贷款,还成了周边几个村子的首富。</p>
如今他名下有两座客栈和三座仓库,就算躺着不动,每天都能带来不少的收益。</p>
但是沈三同并没有止步,又投资了一座更大的客栈,还有两个新仓库也在同时施工。</p>
沈三同崛起之后,其他百姓也回过神来,要么找金川钱庄贷款,要么几个人合伙,也纷纷参与进来。</p>
只不过他们下场的时候,好位置已经被唐小北和沈三同占完了,他们只能去其他地方。</p>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挡不住当地百姓的热情。</p>
之前荒凉偏僻的码头,此时已经有了好几条街道,而且外围还有很多工地正在施工,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