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早年在淮安的时候,开办了一个淮安学堂,教授学生术数杂学,以及天文物理,器械农事。”</p>
“至今,已经小有成效。”</p>
沈老爷沉声道:“淮安学堂选拔良株,培育良种,将水稻与小麦的产量,都提升了近两成。”</p>
“臣以为,这些法子可以在全国推广,以造福天下。”</p>
“朝廷应当积极兴办农学,奖励农事。”</p>
“在未来的京师,还可以筹办讲武堂,教授学生兵书武事,为朝廷培养人才。”</p>
皇帝陛下闻言,低头考虑了一番,然后看向沈毅,缓缓说道:“沈卿,这讲武堂的事情好说,你想办就能办起来,但是兴办农学…”</p>
他叹了口气:“这地力终究有限,庄稼多长一成,就会多吃一分地力,不可能凭空长出来。”</p>
“即便本朝能够多收成几成粮食,也只会虚耗子孙地力,朕以为不可取。”</p>
沈毅闻言,心里有些无奈。</p>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洪德帝都可以说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但是毕竟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他的思维模式,还有眼界见识,都不够广阔。</p>
当然了,他说的话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在工业化肥没有出现之前,粮食产量的提升,一定是有局限性的。</p>
沈老爷想了想,回答道:“陛下,培育良种,地力不失的情况下,多收成几成,不会是什么问题,至于地力…”</p>
“只要能够坚持奖励农学,将来未尝没有提升地力的法子。”</p>
洪德帝叹了口气:“天下盈虚有数…”</p>
“罢了。”</p>
皇帝对着沈毅笑了笑:“沈卿坚持要办,那就办就是,过两年朝廷钱粮轻松了,就筹办这件事,到时候专设几个官职就是了。”</p>
沈老爷这才松了口气,低头拱手:“陛下英明。”</p>
…………</p>
几日之后,皇驾到达济南府。</p>
这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到这座山东府城,在一众臣子的陪同下,在济南城里四处游玩,兴致很高。</p>
而与此同时,北边的昭武皇帝,已经焦头烂额。</p>
大将军郎琰跪在昭武帝面前,低头叩首道:“皇上,禁军叛乱已经镇压,叛乱将领已经全部伏诛,请皇上放心。”</p>
昭武帝剧烈的咳嗽了两声,然后抬头看着自己的舅舅,半天没有说话。</p>
过了很久之后,他才声音沙哑的开口说道:“诺勇这会到哪了?”</p>
郎琰低头道:“回皇上,诺勇已经在回燕都的路上了,估计两三天就能到燕都。”</p>
昭武帝闭上眼睛,继续闻到:“宣府三卫那里呢?”</p>
“南贼薛威所部,正在袭扰宣府三卫,不过宣府三卫应该能够支撑的住,皇上不必担心。”</p>
“不必担心…”</p>
皇帝“嘿”了一声,抬头望天:“淮安军现在,是个什么动向?”</p>
“淮安军凌肃与苏定所部,在缓缓逼近,不过速度很慢,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打到燕都。”</p>
昭武帝面无表情:“等诺勇到了,舅舅跟他合议,准备退出关内罢。”</p>
郎琰抬头看着昭武帝。</p>
“皇上,您…”</p>
昭武皇帝脸上看不出表情。</p>
“朕与燕都共存亡。”</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