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卫上禀金尚宪到了,周显亲自出门,将他迎进了大堂。在堂内早有两人等待,一个是名士左之藩,另一个是已经退仕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戚兴国。前者年约六十,出自莱阳左家。他不算出名,但其侄子左懋第却是明末的名人,在与满清和谈过程中是唯一昭显南明节义的议和大臣。而戚兴国,是名将戚继光的幼子,此刻已近十。
莱州左家为当地有名的大族,仅进士就出了好几个。登莱地处偏远,人口稀少,能用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内心不愿,但周显却不得不尽力拉拢这些治内大族,给他们的族中晚辈在官场实践的机会。而左家也投桃报李,是第一个响应周显出海行商的登莱大族。
而戚家在戚继光去世之后,迅速衰落,在后辈中只有他的侄子戚金还算值得一提。其他的,如他的几个儿子,大明朝廷都给予了世袭职位。长久的养尊处优早就让他们丧失了作为军人锐气,沦为大明朝装点的工具,而他们后来的子嗣则更不值一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戚家仍旧算是登州的第一大族。后来,戚兴国主动找到周显,想为族中没有世袭的子孙在军中找条出路。
周显倒没什么意见,对于一切愿意从军的人,他都抱着欢迎的态度。更何况戚继光的子孙,体内留着相同的血液,说不一定还能真出一二明将也未可知。当时周显正在极力扩军,便将他们交给了李开。据李开后来反馈来的消息,其中确实有两三个好苗子。只不过周显久置京师,对这些事情也没时间关注。
但周显以山东都督的身份重回登州之时,戚兴国第一时间主动前来拜访。大概是出生于军人世家的缘故,戚兴国对于连破满虏的周显甚是尊重。而戚继光幼子的身份,也让他继承了一些东西。
其中有件事情,有次闲谈,周显偶尔和他提起军中刀具笨重、不耐久用的情况。戚兴国直接将家中存有的戚家刀的制谱献给了周显。经过赵航他们的锻造,不久前,其传来消息,已经成功复原了戚家刀,首批三千把长刀,已经正式装备大军。周显也感念他的这种无私,以座上宾待之。
戚家军威名远播,戚兴国的身份就是一个金字招牌。而左之藩文采斐然,是金尚宪在登州认识的新友,两者很谈的来。以二人作陪,也足以显示周显对金尚宪的尊重。
但周显今日所想做之事,却与二人无关。招他们前来,主要是为了迷惑金尚宪,让他不能确定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