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杨衍便赶回了德州,谈时迈的两个千人队会随后直接前往临清。
刘孔和则去了济宁,和吴元吉商议挑选水卒的事情。这本来不需要他亲自前去,他去的目的主要是想将济宁和黄河岸边的部分船只划为自己指挥。
此时的黄河流向和现在的完全不同,是由豫东方向进入淮河,途径徐州、邳州,最终进入黄海,而不是从济南方向进入渤海。
现在刘孔和坐镇徐州,一定程度上,他的要求是合理的。
但济宁为运河上的重要中转站,需要一定的船只和水师来维护当地的秩序。而定陶驻军直面豫东闯军,也需要有一定的船只,以威慑他们。
周显没有直接答应刘孔和的要求,而是先让他去和吴元吉、侯方域和赵勤三人谈一下,由他们自行商议决定。
数日之后,刘孔和和吴元吉的上报先后传回济南。
吴元吉除保留部分船只外,将大部分船只都交给了刘孔和。同时将周显原有要求的为刘孔和的一千水卒的数量扩充到一个整营。三千余人,还有一千余船夫尽数交给了刘孔和。
而刘孔和则将自己手下的两营步卒交给吴元吉,以增强定陶和曹州方面的防守力量。
正是有了这样的置换,才使淮东的水师力量迅速得到扩充。
刘孔和靠着手下的一军步卒和数千水卒,迅速平定了之患,并牢牢控制住了淮安和扬州二府的水路。
而吴元吉在得到两营步卒后,也弥补了之前新卒太多,缺少老兵的问题,实力有所增强。后来大军北上援助大名府,在后面的战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众将散去,于七随黄宗羲一起进入都督府。
这不是周显的私宅,而是他做事的地方。原先的德王府。其中一部分房子被周显交给了朱媺娖用来开办女校,剩下的用来当各部的办公场所,其中便有都督府。
周显本来正和万元吉、夏允彝、陈子龙、顾炎武、陈名夏等人议事,听说于七来了,他让万元吉继续主持商谈,叫宋应星和自己一起出来。
看着外面已经转黑,周显吩咐外面卫卒道“告诉厨房,弄点吃的送过来,这会议要持续很长时间。”
等侍卫离开,周显转向宋应星道“宋先生,你的高炉也快建好了,你的那些学生有能力接手此事吗”
宋应星轻轻的点了点头,“建造高炉的目的在于提炼铁的纯度,锻造出硬度更高的铁锭,对于普通工匠来说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就是督帅不说,我也准备把这个交给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