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见周显茫然站在那里,笑了笑道“公子就暂且在这里等候,这个时候早朝应该快要结束了,我先去看看。”
看王承恩将要走出殿外,周显突然想到了周天鸿交待自己的。连忙上前,将一个银袋子递给王承恩道“王公公,刚才您带小人来到此处,一路辛苦了。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还望您不要嫌少。”
王承恩紧张的看了一下周围,发现并没人注意这边,连忙将钱袋收入怀中。银袋瓷实,应该有百两之多。不愧为官宦之子,出手倒也大方。王承恩淡淡笑道“公子客气了,为皇爷效力本为咱家本分之事。此时,公子受皇爷看重,将来必会飞黄腾达。还望公子以后能多照顾一下咱家呢”
周显躬身回礼道“王公公客气了。稚童小儿,哪里敢有如此非分之想”
王承恩笑了笑,没有再在此处多言。而是出言提醒道“公子,在下有一言相告。皇爷最忌内官和外官联结,以后公子如若为官,银子之事,私下交易即可,千万不可让皇爷发现。否则,有的时候就不是那么轻易能混过去的。”
周显脸色微变,连忙拱手致谢道“在下明白了,多谢公公提醒。”
王承恩命人端来一杯清茶后便走了出去,周显知道这仅是客气,自不敢在皇帝的便殿之内饮茶。他站立在门侧位置,引目四望,发现文华殿最大的特色是书多。不大的空间内,竟然摆了四个大型书架,以经史子集分栏,满满的都是各种书籍。在正中位置摆放的文案之上,左侧摆放着一尺高的黄色文牒,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奏折。右侧则是正翻开着的一本书,相隔较远,不能看清书中内容。
据传,在明朝所有皇帝中,除了太祖朱元璋之外,崇祯皇帝是最勤政的一个。而且,他还精通各种儒家典籍,好学程度也远超其他皇帝。周显曾经曾阅读过他为女将秦良玉写的诗,虽然以自己的水平,不大能看得懂,但读起来确实朗朗上口。
周显不禁想到后世有人对崇祯皇帝的一条评价。崇祯勤政,但性格多疑,而又搞不清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他的勤政恰恰更快的将大明朝推向覆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周显叹了一口气,收拢心思,强迫自己不要想那么多。
周显突然注意到前殿转过一队人马,前边是手持仪仗的侍卫将士,后面八个太监抬着一个红色步辇,周围围着数十个太监宫女,手持黄罗伞盖,正缓步向自己这边走来。两侧的宫女、侍卫看到华盖,纷纷就地下跪。
周显看到在前侧引路的王承恩,知道这必是皇帝出行。也不再多想,连忙走出殿外,跪在殿外左侧,弯身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