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率部撤离东昌府,在山东境内,只在西方角的定陶余留了一万精兵。但在距此不远的河南睢州保有大军,可以随时增援。在其全军回撤的过程中,李岩又用计诱出谈时迈。双方交战,得益于谈时迈的谨慎,虽然战败,但损失不大。
在完全确定李岩已经率部离开之后,周显下令进驻临清。除原有的一营兵卒外,周显又加增一营,使官军在临清兵力达到六千以上。同时,他还派出万元吉前往临清,暂行东昌知府之事。
接着,官军又兵不血刃拿下了聊城、濮阳等地。在当地任命官员,贴出告示,安抚百姓。运送粮食,救济灾民,招募乡勇,清查贼寇。这一系列措施下去,东昌府迅速恢复了安稳,毫无障碍的归服官军。
自此之后,除了郯城和定陶两隅,山东六府已尽在周显掌控之中。最主要的是,李岩率部离开,让其可以抽出足够的兵力全力应对李定国。
唯一的问题是,周显所拥有的骑兵远少于李定国。
白翥大胜满虏,携骑兵进入京师,一时军心振奋。崇祯帝大喜,重赏了白翥和众将士,并派魏藻德前去劳军。
魏藻德看过之后,觉得白翥手下的这些士卒个个威武雄壮,纪律严明,可堪大用。他回去之后,便向崇祯帝提议将这两部人马尽数留在京师,以作剿贼之用。而崇祯帝因为周显之前不太听话,早就想着削弱他的兵权。听了魏藻德的建议,便顺水推舟,就以剿贼的名义留下这些兵卒。
白翥大概是感觉这样太对不起周显,据理力争。认为山东局势还未完全稳定,需要这些将士,特别是这些骑卒应对闯军和隆武军。他的话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崇祯帝仍旧留下了一营步卒和一半的骑兵,并且白翥也被他留在了京师。
一万两千余人出征,回到山东的只有不到三千的步卒和一千五百骑兵,还有三百多蒙古难民和数百个请求从军的青壮。有一点好的是,白翥以京师缺粮,无法供养太多骑兵为由,将俘获的清军马匹给周显送了过来,有近两千匹。但现在空有马匹,没有骑卒,周显的心情也只能用苦涩来形容了。
那三百多口蒙古人,有半数为妇孺老弱,可堪用者,也就一百多人。周显将老弱安置在德州,青壮编入骠骑营。最开始的两营,共计六千骑,现在余剩半数都不到。而只能再在山东境内征调马匹,从全军中挑选会骑马的补充到骠骑营中。
昔日,蒙古骑兵横行天下。但时至今日,无论是战法,还是武器都远落后于清骑,甚至是明骑。最初,周显还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能借用的地方还真不多。
为了避免生事,周显把那些蒙古妇孺进行了集中安置。这些察哈尔部蒙古人当时起事时,从科尔沁部那里抢了很多金银,倒也不用周显再给予他们安家的费用。只是派人协助他们盖了一些房子,并派出夫子去他们那里教授汉文。而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蒙古人,周显则把他们分配到马场里面,让他们协助养马。在汉人完全占优的环境内,只需要数年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便会完全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