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日子
次年四月,晚篱的山间别墅全部竣工。主体小楼采用了本地的建筑风格,带着民族元素,跟山下的村子里的建筑和谐的融为一体。
在别墅的前后都是坡地,稍微整理了一下,晚篱用茶花当篱笆,将分给自己的山地围了起来。茶花篱笆里面分割区域种了不少的花卉和绿植,还建了一个电动顶棚的阳光房,里面按照晚篱的意见给弄成了很有禅意的茶室和书吧。
在阳光房的右侧,是一块七八个平米的假山水池,自动化的滤水系统,引的是山上的泉水,然后用小沟渠将多余的水放出去,顺便还能浇灌其他的植物,保持这小小一方天地的水土。
午后的植物园种的是颜色鲜艳的花卉和可以提炼染料的靛蓝草。靛蓝草并不是具体的植物名称,而是指的可以蓝色汁液的植物的统称,这边常见的是苋蓝。
晚篱妈妈最近跟老师傅们在钻研其他颜色的染料。纯植物和矿物,并且尽量不污染水源。这是晚篱的要求,希望能更加环保,减少对环境和水源的侵害。
为了这个目的,晚篱还跟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一个污染
物分析处理研究室,由本地的农业大学和工业大学下属的机构承头,申请的国家基金,再加上政府和私人的扶持投资,这个研究室的前景色看上去不错,短短时间已经有了一两项很实用的污染处理技术投入使用。
因为晚篱跟当地政府关系不错,加上她爸爸又是个很热情的性子,为了跑办厂的事情跟下面的官员都处得妥妥的,差不多到称兄道弟的程度了。
总的来说,晚篱一家在村子里受欢迎的程度连当地村民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没有人有意见,哪怕是心里不高兴的,面子上也都过得去。
植物园弄好之后,晚篱一家就从县城直接搬了过来。老师傅们更喜欢住村子里,于是晚篱妈妈出面跟村里村民商量,租了一套空着的大院子,左右两边共有七八间卧室,收拾出来之后给老师傅和来支援的技术员们住。
大院子临近古染坊,以前那里是村里公用的染坊,后来没有集体制了,家家户户各自开干,这里就成了一个遗迹,被用木栅栏围起来,开放给来旅游的游客们观看的。但是在每年三四月的时候,这里都要启用一次,算是本地的一个风俗,祈求整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晚篱回来的第三天恰好就是古染坊开启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要拿着准备好的布和染料去染坊集合
,然后将染料交给村长,再由男人们调制成染料水,她们则负责后续的扎布跟染色,晾晒则是老人们的活,他们经验丰富,知道怎么样的火候才能让颜色达到最佳的程度。
晚篱一家是外来户,他们不能参与进来,但是可以旁观,还能搭把手帮忙搬个东西扎个布什么的。
“晚篱,过来,阿奶说教你扎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