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静悄悄。
张开伟点开乔御头像,和乔御私聊。
张开伟乔啊,17篇论文,还都是英文原版,一周时间,大家是看不完的啊
他们这,有些英语不好的,光是翻译就要一天一夜。
乔御陷入了沉默。
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一天两篇论文的学习速度。一开始有些累,需要不断嗑精力药水,但是自从知识储备量到达一定程度后,他看论文的速度已经显著提升。
除非是那种特别深奥的数学难题,否则在专心学习的情况下,只需要3个小时,乔御就能理解完一篇60页左右的论文。
智商是理解力、记忆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乔御对系统道“把这批人智商也统计一下。”
片刻后,乔御得到了答案。平均112,只有王晨上了120,已经是普通人里极其聪明的那一类人。
其实,在系统的鉴定里,大部分人智商都在95100。
乔御行。那再给一周时间吧,剩下一周我带大家一起看。
乔御自己看完了论文。
现在白天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里,他都在自己的实验室内,研究那台冷冻电镜。
要说在国内,清大的生科院院长施文教授绝对是冷冻电镜第一人。依靠冷冻电镜,他曾三次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在膜内蛋白酶与γ分泌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施教授曾在国内撰写过论文综述,回顾了华国冷冻电镜从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史,并呼吁更多的学者进入这一领域。
要讨论的话,施教授绝对是首选。
而燕京大学和清光大学真的非常近。
所以乔御转着转着,就不小心到了清光大学校区。
乔御思考片刻,给还在清大上学的郑清华打了个电话。
十几分钟后,郑清华气喘吁吁地来了“乔啊,你怎么来清大了对了,我最近天天跑3000米,给你看看我的肌肉。”
说完,郑清华举起胳膊,秀出自己的肱二头肌。
郑清华从小就喜欢和乔御比较,如今在学习上是赶不上了,只好从其他方向找一点微弱的成就感。
乔御解开扣子,撸起了袖子“你是说这个吗”
郑清华“”
妈的,怎么好像比他的还大
郑清华不动声色套上外套“不是,大晚上的,你来我们学校干什么总不可能是来看我的吧”
乔御道“的确不是。”
虽然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但是在听到的时候,郑清华心里依然被梗了一下。
“你们学校生科院办公室在哪你说我能见到施文教授吗”
郑清华“卧槽,我数学院的,我怎么知道”
纵然如此,郑清华依旧询问了自己的学长,要到了地址。
清大校区挺大,两个人骑着共享单车朝目的地赶去。
郑清华问“你找施教授干吗”
施文教授在生物院内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在十几年前还教书的时候,被人称为挂科狂魔,他平生最烦沽名钓誉之辈,也不喜欢半桶水响叮当的人。
乔御“有个研究项目,有些不确定,想得到施教授解答。”
晚上8点,早过了老师们的下课时间,但施文却依然在办公室没走。
作为清大生科院院长,在科研之余,总是要牺牲一些时间,来处理工作上的琐事。
除了晚上有课的,生科院其他教授都走得差不多了。
施文正在审核院内教授提交的科研项目。作为全国拿国家科研经费最多的大学,学校对每年发表论文的篇数,都是有硬性规定的。
这也导致学校内大部分教授,一年四季总没停过研究。往往一个项目完成,又展开新的课题。
就是这个情况下,办公室大门被敲响了。
施文头也不抬,道“请进。”
木质的大门被推开又关上,发出一声轻响。
“施教授好。”说话的人态度十分尊敬。
施文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我认识你,乔御。”
国内做生物研究的,最近想不认识乔御都难,毕竟一张脸天天在相关公众号上刷屏。
有些人觉得乔御牛逼,但也有些人觉得,乔御就是运气好,背靠默克尔集团,换他他也行。
但是施文清楚,换这些人还真不行。
对科研的敏锐度,不是说有就有的。孙瑞搞心肌干细胞搞了七八年,不也什么都没发现。
施院长嘿嘿一笑,放下了手里的钢笔“是来办转校手续的吗”,,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