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说在这期间和当地土司所发生的种种摩擦。
每每有纷争开始起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有人的性命要在这纷争之中丢掉。
一年。
两年。
十年。
百年。
这些军户在这里一待就是百年。
虽然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死去的军户不计其数。
但是在经历数代的繁衍之后,三十万军户的数目没有减少不说,更是已然增加到临近四十万的地步。
唯一有一点没有改变的是,那就是这些军户对于当初太祖那道旨意的态度,要知道明明可以轮换着前来的,却偏偏把立下无数战功的他们,如同流放一般安置在了这里。
众人敢怒不敢言。
可是却依旧这般坚持了下去。
而兴献王和袁宗皋在得知到这里面的内情之后。
顿时感觉寻到了天赐良机,在兴献王就藩安陆州的无数年里。
他和袁宗皋两人,数次进入云贵之地,秘密会见那里的将军将领。
结交他们。
招揽他们。
向他们许诺。
保证他们和他们的后代都能返回中原。
就这般一来二去之下。
将近四十万的军户。
已然全部开始唯兴献王马首是瞻。
而宁王的突然造反,再加上弘治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可能遇害。
直接让原本还打算再观望一阵的兴献王,开始动了起兵逐鹿中原的念头。
而且兴献王和袁宗皋所做的,还不仅仅只是拉拢招揽这四十万的军户。
在数次秘密走访云贵之地的时候。
他们还在这些军户的介绍下,和当地的土司搭上了关系。
土司。
其他各处也有。
但是以云贵之地最多。
唐、宋、元诸朝,云贵之地皆以土司辖管,朝廷不设郡县。
就是太祖建朝之时,也是仿元旧制,封宣慰使,令其自领其土,自管其民。
其实说白了,就是只要这些原有的土司承认大明的政权,那朝廷就给你一个朝廷的身份。
也不用你缴纳钱粮和税银,当地的诸般政事,朝廷这边也不会插手去管理,你还是你,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必须承认是大明的子民而已。
这般形式上的事情,那些土司怎会不干,所以一个个的全部应承了下来。
不过这也怨不得太祖皇帝。
前文就已经说了。
太祖皇帝当初也是仿元旧制。
其实细说的话,莫说是元朝,就是唐宋,也是一般无二。
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看似是大一统的模样,但是这云贵之地,偏偏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说其是一个国中之国也毫不为过。
那些土司世代这般下来,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这般处理办法,虽然太祖当年将那些军户留在云贵让他们心中颇有微词之外,倒是也没有其他的嫌隙。
不过这般看似和平的状况,在到太宗登基之后,却开始改变起来。
当时的太宗,以各种借口插手土司之间的事务,甚至派兵清剿,而且随着流官的出现,一切都开始改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