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刘健一愣,思绪瞬间从铁路转移到了这个问题上面。
其实对于这个事情,无论是边关众将也好,还是朝廷的文武朝臣,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早就已经有了论断,如今当他听闻到殿下问起,倒是也没有被问的措手不及,稍稍整理了言语后,当即出言回答道
“禀告殿下,关于这个事情,朝廷也好,边镇也罢,对此也曾经分析过。”
“虽然,大明北方有长城可守,甚至为了防范外虏的入侵,更是囤积了数百万的兵丁常年驻守与此。”
“但无奈,大明北方的边境线实在是太长了,即便数百万的边军在此驻扎,但分散到这绵长的边境线上,依旧是杯水车薪,再加上朝廷又不可能做到为了防贼,就大肆倾注国力增加屯兵,故而只能采用眼下这种,以九边重镇为主,其他哨所为辅,但有外虏犯边之时,哨所传递信号,边镇出兵围剿的战略方针。”
“但也正因为如此,让外虏寻到了可乘之机,他们选择哨所等薄弱之处犯边,继而在九边重镇大军围剿之前,完成抢掠撤出大明。”
“所以,在微
臣看来,这并非是长城不能阻挡外虏的犯边,实在是因为大明边境线太过绵长,朝廷又不可能为了千日防贼,将国力全部放到这边关驻防之上,眼下这种策略虽然不能完全阻挡住外虏前来犯边的可能,但在一定意义上,还是颇为契合乳清大明国情的。”
刘健侃侃而谈,从大明边关的战略方针,到这般布置的缘由都一一道来。
在他和所有朝廷百官看来,眼前这般布置虽然没有完全扼制住外虏犯边的可能,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卓有成效的,要不然,九边驻防的战略,也可不能一施行就是百十多年。
最起码。
眼下还无人能找到,更为妥善的替换方法。
刘健话语说完,探寻的目光朝着朱厚照望去,既有些好奇殿下为何突然问及此事,同时心中也隐隐有些期待。
朱厚照颔首,点了点头后说道
“刘爱卿所言没错,之所以有了长城还能让外虏犯边,这也算是一个原因。”
“大明此举,可谓是千日防贼,虽然没有完全制止住外虏犯边,但在之前那般情形之下,确实也是最为无奈的办法了。”
“但”
朱厚照话语一顿,神情变得凝重之余,声音也变得严肃了许多,道
“这也仅仅只是原因之一罢了”
“在本宫看来,这些都还只是次要的,但凡吾等能快速机动,即便对方有能力寻到吾等的防守漏洞继而犯边入境,你说他们还能逃得出去吗”
“来一次,杀个干净,来两次,还是杀个干净,次之后,也或者是十来次之后,他们还能这般有恃无恐吗”
“真若到了那时候,估计就是那些外虏在入境之前,也会三思而后行吧”
“毕竟那么多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放着,本宫就不信他们不害怕”
朱厚照奋声呼喝,一副激动模样。
可在其对面的刘健,却是一脸尴尬,纠结了半天之后,还是忍不住仗义执言道
“禀告殿下,若是真能达到那般机动能力,确实可以做到殿下所想的那般,甚至不客气的说,真若吾等有远超外虏的机动能力,就是没这城墙又能如何”
“但事实是,大明边军虽然也有骑兵,但其所使用的马匹,大多来自于山西和中原等地,咱们马匹的质量和奔行起来的速度,和草原上那些高头大马,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边军即便得到对方入境的消息,但一路追赶过去,也是拍马难及,大多数的情况都是跟在对方的后面拼命追赶,一直将对方赶出长城这才作罢。”
“所以,殿下的想法没错,但是想要实现的话,实在是太过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