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武侠修真>鉴宝无双> 第109章 一字之差

第109章 一字之差(1 / 2)

“啊”吴夺一听,立即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康熙是清代皇帝年号,落个“大明康熙年制”的款儿,按说不应该是吃惊,而是应该啼笑皆非。

类似“现代工业残次品”“摸多了不长个儿”的效果。

其实不然。

因为“大明康熙年制”的清代真品瓷器,确实是存在的,南京博物院就有一件实物,而且完全具备康熙官窑的特征

这是一只青花压手杯。

压手杯之所以叫压手杯,主要在于两点,一点是大小适合把握,另一点是微微外撇的口沿在握住时正好可以压合手缘。

这只青花压手杯高在五厘米,口径不足九厘米,胎比较薄,外绘青花贯套纹。

底款则是六字楷书大明康熙年制。

这种压手杯一般是作为酒杯用的,同期的康熙官窑有不少压手杯,落款都是“大清康熙年制”;这一件“大明康熙年制”,在被认定为真品的情况下,自然也会有很多推测。

这里头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显然是逻辑上出问题了,大部分是没真懂这是“康熙官窑”。但即便是合理的,也不一定符合真实的情况,因为偶然因素太多。

所以,结合史实来捋一捋背景其实更好。

在景德镇正式设置御窑厂,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嘉靖朝之前,御窑厂官窑瓷器出厂,要经过两次拣选,第一次是出窑后,第二次是统一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再来一遍。

但凡不合格的,一律打碎。

如果像这件青花压手杯的错误,出现在明代嘉靖朝之前,那么肯定是要被敲碎的。

可是,嘉靖朝以后,御窑厂出现了问题,因为无力继续完全承担官窑瓷器的烧造任务,御窑厂就分了一部分产品给民窑完成。

这就是所谓的“官搭民烧”。

官搭民烧的制度在清代得以继承,而且更加宽松了。

宽松到产品如果不合格,不仅不打碎,还可以卖到市场上去。

就因为这样,景德镇的瓷器市场上,经常能看到官窑的瓷器摆出来卖。史称“官民竞市”。

官搭民烧和官民竞市,是“大明康熙年制”的出现的历史背景。

这种情况下,出现“大明康熙年制”并流出去,就具备了可能性。

工匠手误也好,有反清复明的执念也好,大冒险泄愤也好,总之是出现并流出去了。

当然,只可能通过“官民竞市”在jdz市场流出去,不可能被选送到京城。

不过,这样的东西,就算当时能作为官窑做出来并流出,但流传下来依然不容易。因为这和“文字狱”的对象也差不多了,一旦发现,怕是不少人得掉脑袋。

同时,在流传过程中,还有损毁的可能。

所以,这只“大明康熙年制”的青花压手杯能完好无损地流传到今天,实在是一个概率极低的事件,能发现这一件,已经是机缘巧合了。

吴夺吃惊,是因为秦老板这里又冒出一件

毕竟,在没有看之前,他说的这件虽然可能是瞎胡闹的仿品,但也存在真品的可能性。

特别是秦老板说很漂亮。

秦老板显然不知道南京博物院的那一件青花压手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