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女生耽美>论语> 里仁篇第四

里仁篇第四(1 / 2)

本篇共二十六章,除了末章,其他基本上是孔子简短的言论。本篇从一开始就集中在仁的话题上,孔子认为仁是礼乐得以实施的根本,所以本篇接于以论礼为中心内容的点联系。如果说关于礼的内容,孔子更强调对西周制度的承袭,采取的是“述而不作”的态度,那么在仁的问题上他则多有开创性的理论建树,使得“仁”成为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哲学思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但另一方面,仁作为道德修养,又以各种表现形式,随时随地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孔子自称“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用“忠恕”二字作了解释。后人对这一章有诸多解说,甚至有以禅宗传授心印来拟之者。其实“忠恕”所体现的就是仁的精神。钱穆先生说:“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又说:“而言忠恕,则较言仁更使人易晓。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尽力。”论语新解这一说法比较妥切,“至高之德”与“当下之工夫”也准确地概括了仁的表现特性。

41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焉得知2”

注释

1里:居住。

2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

译文

孔子说:“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处在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有利于己。”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正喜爱人,能真正厌恶人。”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没有恶行了。”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1,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3,造次必于是4,颠沛必于是。”

注释

1得:或以为“去”字之误。今仍据原文译之。

2恶u:疑问代词,何,怎么。

3终食:一顿饭时间。

4造次:急遽,仓猝。

译文

孔子说:“财富与权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若不以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不会去享有这样的富贵。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但若不是行为失当而得此结果,君子不会去摆脱这样的贫贱。君子丧失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片刻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虽仓猝急迫也一定实行仁德,虽颠沛流离也一定实行仁德。”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1;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1尚:超过。

译文

孔子说:“我未曾见到喜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认为没有任何事物能高于仁;厌恶不仁的人,他实行仁,是不使任何不仁的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一天里用全力去实施仁呢我没见过力量有不够的。或许还是有这样的人吧,只是我没有见到。”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1。观过,斯知仁矣2。”

注释

1党:类别。

2仁:通“人”。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失,可以各各归入不同的类别。只要审察那人的过失,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种人了。”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若得到了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人有志于真理,却又以穿旧衣吃劣食为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与他谈论真理。”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1,无莫也2,义之与比3。”

注释

1适di:专主。或说“适”通“敌”,敌对的意思。今从前说。

2莫:不肯。或说“莫”通“慕”,羡慕,与上句敌对义相对。今从前说。

3比:附从,合。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必定要这样做的,也没有必定不这样做的,所做唯求合乎义。”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1,多怨。”

注释

1放fǎng:依据。

译文

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行事,必定招致很多怨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1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1礼让:守礼谦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