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1,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2。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3,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4,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5,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6,外丙二年7,仲壬四年0,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11。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注释
1 阳城: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北。
2 箕山:在今河南登封东南。阴:山北。
3 启:禹之子。
4 丹朱:尧之子。
5 舜、禹、益相去久远:指三者相距或久远或短暂。按,舜相尧二十八年,禹相舜十七年,这是久远者;益相禹只七年,是短暂者。
6 太丁:汤之太子,未立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