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投资银行出于“职业道德”和增强投资人信心的广告目的,自己手中也会保留一些“浓缩型毒垃圾”。为了使这部分剧毒资产也能创造出经济效益,绝顶聪明的投资银行家们又想出一条妙计。
前面我们提到,华尔街的一贯思路就是只要有未来的现金流,就要想办法做成证券。现在,投行们手中的“浓缩型毒垃圾”资产尚未出现严重的违约问题,每月的利息收益还算稳定。但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凤险。怎么办呢他们需要为这种不妙的前景找条出路,为将来的违约可能买份保险,这就是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t sap。
在推出这样一仲产品之前,投行们首先需要创造一种理论体系来解释其合理性他们将的利息收入分解成两个独立的模块,一个是资金使用成木,另一个是违约风险成本。现在需要将违约风险模块转嫁到别人身上,为此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
如果有投资人愿意承担违约风险,那他将得到投行们分期支付的违约保险金,对于投资人来说,这种分期支付的保险金现金流与普通债券的现金流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cds合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承担风险的投资人并不需要出任何资金,也不需要与被保险的资产有任何关系,他只需要承担潜在的违约风险,就可以得到一笔分期支付的保险金。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投资人对违约凤险的判断不如投行们更准确,所以很多人被表面的回报所吸引而忽视了潜在的凤险。
这时候,虽然“浓缩型毒垃圾”在理论上还留在了投行的手里,但其违约风险己经被转嫁给了别人。投行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
本来到此为止投行己经“功德圆满”了,但人的贪婪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只要还没出事,游戏就还会用更加惊险的形式进行下去。
2005年5月,一群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超级金融天才们”终于“研制成功”一种基于信用违约掉期“syi“高纯度浓缩型毒垃圾”资产。投资银行家们的天才思路是,将付给cds对家的违约保险金现金流集成起来,再次按照凤险系数分装在不同的礼品盒中,再次去敲穆迪和标普们的大门。穆迪们沉思氏久,深觉不妥。拿不到评级一切都是空谈。这可愁坏了投资银行家们。
雷曼兄弟公司是“合成 ”领域中的当世顶尖高手,它麾下的“金融科学家”们于2006年6月破解了“高纯度浓缩型毒垃圾”中最有毒的“普通品合成”equity tranche的资产评级这一世界性难题。他们的“创新”在于将“普通品合成o”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蓄积成一个备用的“资金池”,一但出现违约情况,后备的“资金池”将启动供应“现金流”的紧急功能,这个中看不用的办法对“普通品合成”起到了信用加强的作用。终于,穆迪们对这一“高纯度浓缩型毒垃圾”给出了aaa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