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金融风暴,使亚洲各国遭遇了激烈的汇率风暴,对亚洲金融市场的毁灭性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普遍采用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迫切需要汇率市场的稳定,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在缺乏亚洲联合的汇率机制的情况下,各国普遍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来充当最后的救助人。不过,在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风暴洗礼之后,大家对if的“救援”本质已经有了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在欧美主导下的if救援机制,与其说是在救火,不如说是在打劫。
痛定思痛之后,亚洲各国纷纷提议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f。当然,完全可以想象的是,这一倡议立刻遭到了if和美国财政部的反对。不过,目前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储备基金都已经建立,af的建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20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再次凸显了af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af目前的定位是一个汇率稳定基金,但并不包含类似欧洲汇率机制的长远规划。这是af难以获得亚洲各国高度重视的原因之一,它仅仅是个救急的t具,而不是未来货币战略的一个核心部分。如果要建立亚洲共同市场,那么亚洲最终的单一货币就是逻辑上的必然,稳定汇率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以构建亚元的思路看,af的长期目标可分为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就是建立类似欧洲“蛇形汇率机制”的亚洲汇率机制aer,asian exge rate is,主要目的就是将各国汇率稳定在一个机制的框架之内。为此目的,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储备基金。实际上,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在清迈倡议中,就已经提议亚洲由各国外汇储备中拿出1200亿美元,作为紧急援助资金来帮助陷于危难的国家稳定汇率。其中,中国和日本的出资均占到了储备库总额的32,韩国占16,东盟国家占20。东盟内部各国的出资金额也各有不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均为47。7亿美元,菲律宾为26。4亿美元。当金融危机发生时,这五个东盟成员国可以使用相当于本国出资2。5倍的资金来渡过难关。但在200,当该区域的部分国家面临流动性困难时,由于缺乏独立的区域监控实体,储备基金计划难以实施。
2011年欧洲爆发的债务危机,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再度冲击亚洲的金融体系,亚洲汇率机制应该加速筹建。不过,亚洲各国的政治态度决定了这一进程的快慢,如果各国能够取得建立亚洲共同体的战略一致,那么在5年之内建成亚洲汇率机制是有可能的。
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稳定亚洲各国的汇率波动,只有区内货币的相对稳定,才能有效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并且为最终实现统一的亚洲共同市场奠定基础。它的关键之处在于确定各国之间货币相对浮动的最大限度,当任何一对货币的汇率浮动超过了这一限度时,跌破下限的国家都有义务动用自身的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以恢复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在最极端的困境中,af的外汇储备基金将启动紧急救援。这种救援相当于一种外汇贷款,当受援国摆脱危机后,它有义务偿还救援贷款。
af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建成亚洲货币体系as,asian oary syste。这首先取决于亚洲共同体的建立,以及亚洲共同市场的推进情况。当亚洲各国在关税、补贴、农业、资本与人员自由流动等方面达成共识后,统一的亚洲货币单位acu,asian currenit将作为区内贸易结算的货币单位。acu也是由“一篮子”亚洲货币所组成,这些货币占据与其经济与贸易地位相当的权重,共同形成亚洲货币价值的基准,每5年调整一次,以反映各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当acu诞生后,亚洲汇率机制将由任意一对货币之间最大浮动限度的机制,调整为各国货币相对于acu的浮动,这样将由外汇储备大国承担更大的责任,以便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