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女生耽美>最好金龟换酒> :不只是游记

:不只是游记(1 / 2)

写游记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语文老师永远花样百出,日记、周记、暑假日 记、各种作文。。。就好像她真的对小孩子的生活充满了兴趣似的。乏善可陈的少年生涯中,旅行就代表了生活最狂野的可能性。我渐渐发现家乡以外的地方是另一 个世界,永远崭新,永远年轻。时间在旅途中变形,在远方度过的一个星期相当于在家乡度过的一整个夏季。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热爱旅行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师也意味着我们每年都可以利用寒暑假来旅行。火车和远方造就了一颗不安分的心,也为我的日记和作文带来了足以应付语文老师的素材。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去了南京和扬州,又跑到安徽玩了一大圈,只觉得山河浩荡,心中几乎长出一人高的野草。那年洪水泛滥,道路和铁轨都被冲 垮,最终只得从芜湖坐船到九江,辗转才能回到南昌。人到了家心却还没回来,我几乎是被一股不可控制的力量挟持着,居然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篇三万多字的游 记。那时的社会风气重视理科远远超过文学,我几乎从没得到过任何文字创作上的鼓励,因此那篇游记已是我有生以来所写过最长的文章,四百字一页的方格稿纸码 起来足足一大叠。当然,写完之后也乏人问津,青春期的文字就像青春期一样孤独。

只有一个人对我的游记感兴趣,他是我当时已经九十三岁的爷爷。爷爷不但把整叠稿纸拿回去仔细看,还颤颤巍巍地用红笔在上面做出修改。当时的他 听力已经严重衰退,与人的口头交流少之又少,而我又一向拙于当面表达情感,少年人古怪的感谢方式便是执拗地坚持随身携带那叠稿纸,不论何时何地。一个月后 我和妈妈乘船穿行长江三峡到了重庆,参观白公馆时我的双肩背包失窃,游记就在其中。幸好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寻回,过程曲折离奇,使得我在大悲大 喜之余也得到了生活的教训。

从那以后,写游记变成了一种乐趣。在我看来,这乐趣恐怕来源于游记本身的“不确定性”。在一般的作文中,我总是先明确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才开始提笔作文,有目的地向那个核心靠近。但游记似乎是不同的,事先的计划和腹稿在这里统统没用。我好像只是在诚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却又在不知不觉 间用文字来帮助自己思考。也就是说,直到读到自己写下来的东西,我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这种不确定性令我着迷。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大概是因为旅途中没有预设的立场。我们在旅行时摆脱了日常事物,暂时离开了被告知或自以为懂得万物之成理的人生。在广袤而 陌生的天地间旅行,也无可避免地会与陌生的自己相遇。正因如此,人们在旅途中写下的东西往往更为真实,更接近他们隐藏至深的自我。

我爱看文人游记,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出于这种“半偷窥”的心理郁达夫在日本门司的妓院门前流连,“同饥狼似的饱看了一回烂熟的肉体”;雨果 带着情人去布列塔尼旅行,一路上却不断地给妻子阿黛尔写信,每封信上都说“你是我生命的喜悦和光荣”,“我从心底里爱你”,“我比任何时候更爱你”;毛姆 一向善于隐藏自己,却也在南亚游记中以玩笑的口吻随意道出“作家满足之事,莫过于赢得读者尊敬。让读者笑,他会觉得你是浅薄之人,但让读者闷得恰到好处, 你的名声就有保证”;奈保尔的自大、尖刻和坏脾气被他的印度游记暴露得淋漓尽致,但这反而令我敬佩他毫不退缩地正视自己的勇气他敲打别人,更不放过自 己;村上春树在诺门罕战役的遗址拾起子弹和炮弹残壳带回宾馆,半夜醒来却发觉整个房间在上下急剧振动,本以为是地震,却忽然惊恐地意识到摇晃的不是房间, 不是世界,而是自己本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认为“它其振动、黑暗、恐惧和气息恐怕不是从外部突然到来的,而莫如说原本存在于我这个人的内 面,不过是有什么抓住类似契机的东西而将它猛然撬开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游记永远不仅仅是游记。一代宗师里宫二小姐有句话,说是习武有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放在旅行这件事 上居然更是字字贴切得简直毋需引申。而游记的作用便是紧密地观察这一过程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见识的高下也便决定了游记质量的高下。

国内的旅行书市场如今已经趋于饱和,各种游记攻略层出不穷漫山遍野。我的第一本游记书最好金龟换酒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知死活地出版了。 我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妄之人,但也有底气说这本书不是跟风或敷衍之作,不是小清新的糖水式旅行随笔,不是xx天xx国的穷游攻略,也不是为爱出走或再 不疯狂就老了的热血青春故事。它是扎扎实实的、有质量的、充满诚意的游记散文作品唉,我还以为在电脑上打出这些字不会脸红。。。为什么说真话都会不好 意思

原本打算将整个gap year旅行的见闻和感怀合为一本书出版,后来发现光是拉丁美洲的部分就已经超过20万字了,和编辑一商量,索性分为拉丁美洲和亚洲两本来出版。本来只是 一个简单的决定,后来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拉丁美洲大山大水风景奇幻,所以对自然奇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会比较多,而亚洲印度和东南亚的风景没那么震 撼,又是人的森林,自然就更为偏重对文化和人性的探讨。也正因如此,两本书有着不同的风格气质。从文笔和思想的角度来说,亚洲部分的文字更有深度,然而若 论经历的有趣和丰富,拉丁美洲确是更胜一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