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第十六章 个个都是人才

第十六章 个个都是人才(1 / 2)

众人看去,竟是一个勋贵自请入阁。

那人站在右班勋臣之中,昂首挺胸,睥睨东林诸人,放言道:“今日廷臣公推阁臣,亦须勋臣参同,本伯不才,愿入阁为陛下排忧解难,望诸公应允”

“这货是谁”朱以海震惊,这家伙是一点也不谦虚啊,还有脸皮这么厚的

显然,弘光帝朱由菘也不认识这人,疑惑地看向身旁的卢九德。

卢九德说道:“此乃诚意伯刘孔炤,在京提督操江水师。”

诚意伯刘伯温的后人这么没脑子

朱以海露出鄙夷之色,瞧这厮模样,肥头大耳,行迹无状,哪里像个勋贵,如何干得首辅

众人震惊之余,吏部尚书张慎言厉声喝道:“我朝从无勋臣入阁之例”

张慎言年近七旬,头发胡子全白了,他穿开裆裤的时候,崇祯皇帝的爷爷万历皇帝尚在青春期,张居正和冯保还都活蹦乱跳的。

老家伙这一嗓子音浪很大,想要震慑勋臣。

却没想到,诚意伯刘孔炤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当场咧嘴一笑,回道:“即我不可,马瑶草为何不可”

他所说的马瑶草,就是马士英。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马士英与勋贵结盟了

“不可”

东林诸人同仇敌忾,轮番上阵舌战。

礼部左侍郎姜曰广跳出来高声道:“史部堂的加衔皆高于马士英,首席大学士理应是史部堂”

按大明的两京制度,南京兵部尚书位居留都百官之首,弘光朝廷初立,史可法理所当然应该是首席大学士。

更何况史可法还是东林党,符合东南广大地主士绅的利益,无论是人品、地位还是背后势力,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但弘光帝朱由菘不这么看,原因很简单,他的皇位是马士英和江北四镇军阀争取来的,不是史可法

而且他还听说,东林这帮文官拥立的是潞王,史可法折中一下想拥立桂王,就是不选他这个福王。

就算按祖制来,崇祯皇帝子嗣尽失,从旁支的藩王里选皇帝,第一候选人也应该是自己这个福王。

惠王和桂王排在后面,东林党凭什么选潞王史可法又凭什么自作主张选桂王

总而言之,对弘光帝来说,满朝诸公只有马士英他们是好人,其他的人都是反对自己的。

你们东林党都站错队了,怎么还有脸来争首辅之位还要不要脸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东林党众官,勋贵集团直接出来掀桌子。

勋贵班列的一名侯爵跳出来喝道:“陛下,臣灵壁侯汤国祚,现弹劾史可法,甲申之变史可法勤王无功,坐视先帝蒙难殉国,可杀”

灵壁侯汤国祚是信国公汤和的后人,因汤和的子孙不是战死就是早逝,导致爵位一度中断。

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汤和的玄孙才向朝廷提出袭承爵位,去过瓦剌留学的明堡宗,竟以汤家爵位已经四十年无人继承,直接将信国公爵位给废了

直到明孝宗时期,朱佑樘特别重视这些功臣之后,对于汤家更是格外的恩惠,直接给了一个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的世袭职位。

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又给了汤家一个灵璧侯的爵位,这才传了下来,有了今日灵璧侯汤国祚朝堂狗叫的威风。

“对,史可法可杀”忻城伯赵之龙也跟着嚷嚷。

他祖上是靖难功臣赵彝,明成祖朱棣亲封忻城伯,世袭罔替。

勋贵们众志成城,纷纷力挺马士英,只要干掉史可法,首辅之位就没悬念了

七十岁的老尚书张慎言看不下去了,出来呵斥:“尔等见风使舵,小人之举”

勋贵们原先是支持东林党的,还称史可法不啻天人,现在权寄稍移,立马倒戈相向,让东林官员们横眉怒目,咬碎了牙。

朱以海算看出来了,勋贵们是想借此机会重返朝堂

如果把皇帝比作一个公司的董事长,那勋贵们就是董事会成员。

明朝的勋贵世家,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幸福的一帮人。

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将,除了九人因牵连被杀或者除爵,剩下的家族无一不是从大明开国,一直延续到明末,与国同休,富贵近三百年

除了朱元璋封的一帮开国勋贵,还有朱棣靖封的一批靖难勋贵,又有朱祁镇夺门之变封了几个,皆是如此,这在历朝历代是十分罕见的。

其中以魏国公徐达家族最为显耀,徐家一门两国公,历代国公乃帝室心腹,分掌南北二京兵权,家族三百年富贵权力不曾中断,说是大明第一超级世家也不为过

弘光朝的魏国公徐弘基,担任南京守备,领后军都督府,加太傅,也是个实权人物,只不过地位不如史可法。

按照明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大明勋贵武大臣见了都得行礼。

然而从朱棣起,开始限制勋贵实权。

到了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坐大,朝廷逐步限制勋臣参与国务大政,形成了“禁勋臣预九卿事”与“以文统武”两大机制,又进一步限制了勋贵们军权的使用。

这么一来,勋臣们的阶级地位虽高,职权却受到文臣极大的节制,朝政大事都在文官集团的掌握之中,勋贵无权介入干涉。

魏国公徐弘基身为南京守备,掌握南京京营及南直隶十几万兵马,看似握有兵权,实则调动人马需得经过南京兵部尚书批准。

而史可法当初正领着南京兵部尚书一职,因而地位比魏国公高,这就是“以文统武”的真实写照。

这种位高权低的畸形状况,加剧了勋贵阶层和文官集团的冲突,一些勋贵不满于自身职权的狭窄,便处心积虑地想要介入政局,彻底改变这种格局。

满怀野心的诚意伯刘孔炤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选择依附马士英,排挤东林,处心积虑的想要杀了史可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