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17(1 / 2)

“都给我把眼睛瞪大一点。”

“小鬼子属地鼠的。”

阳泉城外,独立团进攻阵型中,负责一线指挥的各连排长扯着嗓子不停的叮嘱:

“以班为单位,互相掩护,多借助坦克的掩护,把后背交给队友和坦克,注意观察四周,发现可疑点直接一梭子过去。”

根据平安县战斗的经验,以及后续多次坦克作战的经验,再加上李云龙的作战理念,此时独立团的坦克进攻战术已经彻底成熟。

前不久,部队还针对小鬼子的反坦克自杀战术,实施了针对性训练。

数百辆坦克形成三个集团,分别从阳泉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

坦克后方,十来个步兵或是躲在坦克后面,或者是位于坦克侧后方,借助坦克掩护,弓着身子跟着坦克,手里的半自动步枪警惕的瞄向四周。。

看到这一幕,甲佐真司再次一惊,甚至有些愤怒:

“他们这是”

他数了数,三面进攻的独立团部队,坦克数量居然是相同的,而且兵力也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李云龙再次发挥了他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进攻一座坚固城市,居然没有决定主攻方向,而是将兵力均等分散在三面同时进攻。

完全违背军事常识。

任何一个军官,不需要军校毕业,不,甚至一个土匪都知道,进攻一个地方占领的地盘,需要有主攻方向,有佯攻方向。

但仔细思索之后,甲佐真司收起了他的愤怒。

此时此刻,双方实力差距最少是十倍,李云龙这做法从战术上来讲是笑话,但从实力上来讲,确合情合理,甚至是神来之笔。

不仅仅能提升进攻部队的士气。

甚至能分散他的兵力,使得他无法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只能将部队分散,更扩大了双方的实力差。

“开火。”

眼见敌人靠近,甲佐下达了命令。

紧接着,从地道,从洞穴中,从防炮洞中,一门门山炮被推出来,一门门九二式步兵炮,一门门迫击炮被推出来,对着远处的进攻部队开火。

轰轰轰

炮弹顿时落在独立团进攻部队上。

看着远处的爆炸硝烟,所有的鬼子军官都是神情一暗。

驻守阳泉的师团,人数上是师团级别,但装备,仅仅是联队级别,只有十来门老式山炮,不足十门九二式步兵炮,倒是容易制造的迫击炮有不少,足足有二十七八门。

各种火炮加起来,五十门不到。

当然,炮弹也是稀缺,山炮平均只有大半个基数,迫击炮也只有不到一个基数。

但此时鬼子军官们数了数,落在对方阵地上的炮火稀稀拉拉,最多也就三十门火炮的样子。

也就是说,仅仅是对方的炮火准备,就消灭了阳泉皇军五分之二的炮火,至于机枪等轻火力,士兵等损失,因为时间无法统计。

连严密保护的火炮都损失过半,可想而知,其他的损失恐怕绝对不会少。

但他们有什么办法

时间不足,人手不足,敌情预计不足,谁能想到,敌人会为了进攻小小一个阳泉城,出动八百门重炮,持续炮击三个半小时。

单单进攻前炮火准备,就超过一万吨炮弹了,而且还超过不少。

这谁能想到。

稀疏的炮火对独立团进攻部队的阻挠几乎没有。

而且露点的那三十几门火炮,不仅仅要面对坦克的反击,还立刻被天上的独立团侦察机发现,位置通过电台传递到后方的炮兵阵地上,几分钟后,125榴弹也紧随而至。

很短时间,鬼子火炮纷纷哑火。

要么被摧毁,要么隐蔽起来。

宛如欢迎的焰火消失后,装甲集群依旧滚滚冲过来,履带碾过几乎被完全被炮灰摧毁的前沿阵地,碾过,继续向阳泉城冲来。

直至第三道阵地,也就是城外的阵地,才减慢了速度。

因为鬼子的决胜大队出动了。

而且第三道阵地最坚固的阵地,有深防炮洞,坑道地道,还有不少防坦克的宽壕沟,工事留存不少,坦克部队需要慢慢清剿。

但也仅仅是减慢。

此时的独立团装甲营已经成熟,很快做出应对。

推土坦克上阵,推平深壕沟,其余的坦克一部分就地建立阵地,炮火压制远处的鬼子,你个一部分带着步兵散开,向两翼扩展阵地。

鬼子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砰砰砰

残余的火炮冒出来开火,还有掷弹筒,以及部分迫击炮也一起开火,密集的炮弹落在坦克阵型中,但这一次没有爆炸声,而是密集浓郁的烟雾升腾而起。

随后。

数千鬼子从地道,防炮洞中冒出来,前赴后继的冲向坦克集群,这些鬼子中有的抱着炸弹,但大部分则是手持一根长长的标枪。

只是,标枪枪头不是枪尖,而是一个倒圆锥,圆锥底还有三根尖刺。

“这是啥”

看到小鬼子挺着的新武器,包括张大彪在内,所有的独立团指挥官都是一愣,然后浮现一丝丝凝重,以及一丝丝担心。

此战,独立团必胜,一种武器虽然无关大局,但也会给部队带来伤亡,这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

“应该是一种反坦克武器。”

负责情报的参谋擦了擦额头,鬼子有新武器,他们居然没有发现,这是工作失误,他带着犹豫的语气推测道:

“类似于德国铁拳”

“鬼子不是和德国人有技术交流么”

陈老板的武器兑换列表中最近更新了很多武器,各国的军车,火炮,轻重机枪等等,几乎全部武器独立团都兑换了一些出来用于研究,其中自然包括德国的反坦克武器。

铁拳火箭筒。

但研究之后发现,这玩意实际远效果不如无后坐力炮,也就没有装备。

“不像。”

另一个参谋说道:

“这东西,和德国人铁拳完全不同。”

这个参谋作为见过铁拳测试的人,语气十分肯定。

举着望远镜的张大彪放下望远镜,眯了眯眼睛,说话了:

“不是铁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