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曾经朱元璋他自己也要过饭,还受过一些人的欺负,当年朱元璋他要饭要到浙江地域,正值天下大雨,可是他无处躲避,只得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之下避雨,哪晓得这户人家的家奴出来赶他走,不让他在屋檐之下避雨。这件事朱元璋可是记了很久。
而这件事也导致他对江浙地域很多富户很是不爽,一直觉得这些富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朱元璋对于嬴无垢在江南之地大肆牵连人员进军粮案他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甚至还有些拍手称快的感觉,好像是报了一箭之仇。
从这件事朱元璋能感觉的出来,嬴无垢跟他有些相似,正是因为小时候经历了太多苦难,所以对这些为富不仁的富户痛恨不已。
再其次,朱元璋还在庙里当过和尚,所以他深刻知道寺庙之中的一些违规陋习,当年他在当和尚的时候,给别人放牛,没错,朱元璋小时候给庙里的方丈当小和尚,可是他的工作却是给庙里方丈的家里放牛,而且还要给庙里方丈家里面的水缸挑水,这都是朱元璋要干的事。
庙里里面方丈一个,和尚也有许多,可是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儿,可朱元璋他家里的兄弟姐妹却是饿死好几个,朱元璋也搞不明白,这些佛陀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什么对着世间疾苦视而不见,反而要每天大鱼大肉,佛家戒律甚至被他们犯了个遍,至少在朱元璋看来有些违和。
他伺候的那个方丈家里可是娶了妻的,日子过得不要太快活,所以朱元璋对于嬴无垢在江南各地统治区域内大面积禁佛、毁佛、毁庙,推倒佛像更是深觉痛快,觉得嬴无垢完完全全都是住在他心里,明白他在干什么,还做了很多他不敢做的事情。
因而朱元璋才会在嬴无垢巨大的压力下反而选择投靠义军联盟,而不是自己跳出来单干,甚至和嬴无垢对着干。
而这次被押进大狱,朱元璋虽然很痛苦,可是他心中却没有太过于埋怨,可能还有点理解嬴无垢所做的以及所想的,甚至认为如果自己处于污垢的位置上,也一定会这么做。
对于朱元璋的理解,曾云风是不知道的,因为他现在正忙得焦头烂额。
进驻大都城之后,大都城的政务被吴王府归到一处,曾云风的大军接管大都之后,吴王府王府官署官员第一件事情做的不是别的,而是将整个大都的钱粮赋税之册全部搜集起来,然后加以统计归纳。
北方有多少田亩,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丁户,这一切都记录在大都城的税册以及人口黄册和鱼鳞册之中,而拿到了这些数据,对于这些政务官员来说,就可以非常简便快速的知道北方之地到底有多少赋税、人口、田亩,甚至往年支出了多少钱粮,赈济又花了多少钱,还有多少结余,修缮了哪些地段的黄河,哪些地段的运河还需要疏浚。
其书之中便可以知道很多中原地区的一些紧急的情况和现在最为棘手的事情。
而当前,光是处理这些事情,都已经把曾云风搞得一个头两个大。
在桌案上处理着各种奏章的曾云风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三双手来,看了看在一旁同样帮他做着批注的蛛儿,曾云风放下笔说道:“我上次让你找的那些官员现如今在哪儿呢”
蛛儿头也不抬,给手上的奏章批上注,然后说道:“那些个家伙,脑袋死得很,说什么君臣大义,宁死都不肯出来做官,其中有一个叫杨维桢的更是宁死不肯出山,我都让人去邀请了他好多次了,没想到都做不到让他出来做官,要不是他在仕林之中影响颇大,我早就想杀他了。”
曾云风端起茶碗啜饮了一口沉吟了一会说道:“既然不愿意效忠,那就找个理由就杀了吧”
“杀了”蛛儿一愣。
曾云风点点头,“这世上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愿意为本朝贡献力量的,另一种就是不愿意的。”
“乱世用重典,我可没有太多的心思和这些文人搞什么煽情举动,甚至搞什么三顾茅庐,乱世用人,首重才能,不重德行,征辟他们,让他们出来做官,那是为民请命,替百姓谋福利,他们一个个推推搡搡,犹犹豫豫,一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觉得我可以拿捏,第二他们眼里根本没有百姓,只是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已。”
“如这些人留着干什么读了一肚子书,只想敝帚自珍,浑然不见世事艰难,只顾吟风弄月,那也就不必留在本朝了,杀了一了百了,让他们陪着大元王朝一同覆灭,这也是我让他们求仁得仁他们不是顾及君臣大义吗,那我就如了他们的意,让他们随侍大元皇帝到地下去”
“另外蓝玉不是说已经抓到大元皇帝了吗,那就把大元皇帝拉到舒城做陪刑官,看着他们被处死另外再帮我在行刑前问妥欢一句,愿不愿意他们这些官员给他陪葬随侍他在地下”曾云风阴测测道。
“另迁一众人员亲属观刑,如有当堂啜泣,不忍直视者,夷三族”
“若有泰然自若者,发配长城戍边修城,永世不得还乡”
随着曾云风的一番话,远在江浙地域的杨维桢等人遭了滔天之祸。
蛛儿这时搁下了笔,放在笔架上,看着曾云风说道:“你就不怕别人说你是个暴君,甚至在史书再写你一笔”
曾云风轻笑,轻轻啜了一口茶,有些回味,然后将茶碗放下说道:“你惧史笔怕史笔,就不做事情了哪一朝的开国之君不是手上满是血红,每朝开国都是如我们这一般,世事繁杂,如一团乱麻。”
“谁有空给他们搞三请三辞这种虚头巴脑的把戏,愿意做官就赶紧来,不愿意做官那就杀掉,否则就是资敌”
“中原百姓千千万,什么人都缺,唯独不缺想做官的”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
“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