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汝才逃得很彻底,不但放弃六安,而且放弃所有地盘。
固始、商城、光州、光山、息县、罗山、信阳,这些州县全部扔给赵瀚。他带着精锐老营,裹挟大量新贼和百姓,重新越过淮河跑去河南腹地。
李自成的主力已经离开,集结在山西、河南边境,试图全力进攻北直隶。
河南腹地的情况非常复杂,大大小小的反贼有几十股。他们表面上归附李自成,暗地里互相攻伐抢劫,罗汝才就是去兼并那些势力。
跟赵瀚硬碰硬
罗汝才的匪号可是“曹操”,能不打硬仗就绝对不打,必须打的时候则跟疯狗一样。
“都督,前线来信。”
信件有好几封,一封是胡定贵写的。
这小子对卢象升推崇备至,那几次追击战,关键时刻该撤该进,全部是卢象升在决策。
而且卢象升还很给面子,都先跟胡定贵说,让胡定贵来下命令。导致大部分骑兵士卒,以为胡定贵在指挥战斗,并没有意识到卢象升才是决断者。
骑兵追击战很考验指挥能力,胡定贵还显得太嫩。
如果没有卢象升坐镇,很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被罗汝才白刃战吃掉。
卢象升也写了一封信回来,主要是总结龙骑兵的战法:
第一,龙骑兵属于骑马火铳步兵,绝对不能使用骑兵战法,也绝对不能跟传统骑兵硬碰硬。要时刻保持与敌人的距离,宁可错失战机,也要保证自身安全。
第二,龙骑兵至少要五十人以上,才能保证战斗力,因为兵力太少,火铳齐射没有威力可言。
第三,如果敌人是传统骑兵,龙骑兵的最佳射击距离在60步左右。距离太远,命中力过低;距离太近,容易被敌方骑兵缠住。
第四,尽快换装自发燧发火枪,火绳枪严重影响龙骑兵的战斗力。
第五,可将策马刺安装于皮靴上,更利于龙骑兵对战马的操控。
卢象升绝对有超强的指挥天赋,第一次带着龙骑兵出战,就自动学会该用什么打法。
他追击罗汝才时,没有分兵咬住,或者拼死缠斗,而是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敌快我快,敌慢我慢,完全跟传统骑兵追击战不同。
分出少量兵力死缠,那是没有用处的,开一枪便失去战斗力。
罗汝才同样很理智,从头到尾,除了试图冲锋白刃战之外,其余时候都没想过分兵断后。他只有2000骑兵,分几百人出去断后,纯属送菜而已,一轮齐射就崩溃了,那样反而会被一点点吃掉。
聪明的猎手,狡猾的猎物。
赵瀚放下信件,让人去问宋应星的燧发枪研制情况。
宋应星不在南京,依旧留在江西那边,回信说正在改进弹簧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在尝试降低燧发枪的哑火率。
撞击式燧发枪,早在万历中期就有了,一直是法国在推广使用。随着法王亨利四世遇刺,法国将领拒绝使用燧发枪,因为燧发枪的哑火率非常高。
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刺激,欧洲这几年又重新捡起燧发枪。
但必须进行改进,若能成功降低哑火率,燧发枪就能彻底取代火绳枪。
欧洲各国在改进,宋应星也在带人改进,东西方的研发进程其实差不多。
另外,龙骑兵也是如此。
欧洲少数国家,已经出现龙骑兵。并且战马跟大同骑兵类似,都是被淘汰的劣质马匹,真正的好马用于组建传统骑兵。
就连编制也类似,欧洲的龙骑兵,一个团数量在10001500人左右,大同龙骑兵则是2000人。
冲阵、格斗、骑射这些项目,龙骑兵都不会。
就是骑马跑路,然后下马射击,没有危险继续射击,一遇危险立即骑马跑路。
唯一的例外是瑞典龙骑兵,火枪骑兵与龙骑兵合并,胸甲骑兵与无甲骑兵合并。于是出现一种装备轻甲和骑兵剑,能够骑马冲阵,又能在马背上进行火枪射击的古怪骑兵。这玩意儿已经不能算龙骑兵,算是轻甲火枪骑兵吧。
瑞典多功能轻甲火枪骑兵的诞生,不是瑞典人有多善战,而是穷
瑞典没钱组建太多骑兵部队,只能一种骑兵当几种来用,大概属于骑兵界的“要你命三千”。
卢象升信中所说那些,赵瀚只能暂时改进马靴,即在骑兵的靴子上加装马刺。
中国古代也有马刺,“策马奔腾”中的“策”,便是马刺。
至于燧发枪,继续改进吧。
现在不是造不出来,而是哑火率太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欧洲的国王想推广,将军们却坚决抵制。
火绳枪的击发率超过70,燧发枪的击发率不到20
中院军方向。
张铁牛带兵在通州南通登陆,还没开始攻城,守将就派出使者,说想到南京进行谈判。
只要赵瀚答应他们的要求,江淮产盐区的起义军愿意全部投降。
张铁牛不敢怠慢,立即把使者送往南京。
这里的起义军,少部分是盐枭,大部分是灶户。若是打仗杀伤太多灶户,今后谁来煮盐灶户起义之后,这半年来盐价飞涨。
盐军使者有好几人,为首者叫做田仰。
“叩见赵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田仰带着众人跪地齐呼。
“起来说话。”赵瀚笑道。
能被盐枭和盐户派来做使者,自然不可能是懦弱胆小之辈。见面就跪拜高呼万岁,无非是给赵瀚戴高帽子,想换取赵瀚的同情而已。
“谢赵天王”
等这些人都起身之后,赵瀚问道:“你们有什么要求,一条一条说出来吧。”
田仰说道:“请赵天王恢复食盐正课”
“这个要求让我很意外啊。”赵瀚忍不住笑起来。
明承元制,把百姓编为灶户,每户计丁煮盐,每年上交一定食盐给官府。这些需要上交的食盐就叫盐课,也称“额盐”。
随着时间流逝,一部分灶户富裕起来,或者是勾结官员,形成盐户当中的恶霸。他们霸占其余盐户的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盐课,却还要继续给官府纳课,于是造成大量灶户逃亡。
另外,盐课之外的食盐,又称“余盐”。
余盐刚开始只能官府收购,接着又可以让商贾收购,官府和商贾往往压价,导致灶户被迫贱卖余盐,同样把灶户折腾的大量逃亡。
盐课、余盐制度,对灶户都非常不利,于是纷纷偷着卖私盐。
为了制止私盐泛滥,至万历末期,已经取消额盐、余盐之分,让灶户直接用银子交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