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川是一个有野心与抱负的人,他一直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承平五年的江南之战,他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加入反叛朝廷之列,就是希望借助杨烈成等人的力量,逼迫朝廷妥协,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自由。
但是一场战争下来,所有的梦想最终一场空,黄百川虽然最后自保成功,但是整个江南局面,却是有了极大的变化。
江南地区,曾经最有实力的三个节度使藩镇,岳、鄂节度使杨烈成兵败被杀,江南节度副使,洪、江节度使赵柏安遭到皇帝赵智的猜忌,战争结束之后,被一步步减弱兵权,手下多名大将被调离江南地区,曾经威名一时,兵精粮足的洪、江藩镇军事集团,被严重削弱,总兵力被大幅度消减到只剩下万余人。
而坐镇淮南的王怀烈,在没有了杨烈成和赵柏安这两个制衡对手之后,开始一家独大,成为整个江南地区,实力最强的节度使藩镇,而且是远超他人。
如此一来,毗邻楚州的蔡州黄百川,他的心情与处境,那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朝廷留下黄百川,是为了制衡与防备王怀烈,这确实起到了有效作用,但这其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朝廷拥有足够的实力,让地方节度使藩镇不敢乱来,赵智这一朝,军功显赫,两次陇右战争接连取得大胜,收复大片故土,军威一时赫赫。
在这种环境之下,不要说王怀烈,天下所有的地方节度使藩镇,哪一个对于朝廷,不是持有强烈的敬畏与忌惮之心
所以这个时期的黄百川,他在蔡州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压得王怀烈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但此一时彼一时,赵智驾崩之后,新继位的赵询,对朝政掌控不足,始终无法彻底平稳整个政局,其自身又是新君初立,毫无威望与威名,加之自赵智驾崩之后,一系列严重问题,全面暴露出来,压得赵询与整个朝廷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兼顾地方。
最近一段时间,王怀烈动作频繁,频频制造楚州与蔡州之间的矛盾,这显然是刻意为之,同时也暴露了王怀烈对黄百川的态度,那就是欲除之而后快,若不是黄百川始终保持最大程度克制,以及赵柏安来了江南之后,久留不去,他在江南地区的威望巨大,拥有强大的号召力,这些外部因素,导致王怀烈心有忌惮,这才没有采取更大的动作,但是黄百川非常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大局有变,王怀烈第一个要收拾的,绝对就是自己,这让黄百川心情一直非常沉重与紧张。
黄知文一直在警告黄百川,蔡州不是立足之地,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寻找新的空间,江南地区有王怀烈在,我们就绝无出头之日。
但是对于黄百川,朝廷让他们保存下来,只是出于时局的考虑,其根本之处,一直保持强烈的猜忌与打压,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黄百川不要说换地方,能自保下来,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但是如今,机会来了。
朝廷和地方节度使藩镇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矛盾,双方既是互相猜忌、争斗甚至是爆发战争,同时,随着时局的需要与变化,双方往往又是互相联合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