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大雨严重阻碍了金军的后勤补给,粮车无法在泥泞的路面中准时送达前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仗金军的战果就到此为止了。完颜宗磐再次给胡人春夏之交南征的
败绩添上一笔。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春夏之交胡人南下本来就胜率极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胜率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受够了梅雨天气,受够了发霉食物的将士们满腹抱怨,甚至出现了部分营地哗变。金军上上下下都希望停止战事,撤军回国。
可只有完颜宗磐实在无法接受这场战事虎头蛇尾的结局。
皇帝一系,为了筹备这场战争,在朝堂布局许久,得罪了无数人的利益,甘冒女真族人的怨言,也要发起这一仗。
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与外交企图。
兴师动众十余万人的战事,他怎么怎么甘心因为一大雨就宣告失败
如果这次打不出卓越的战果,在谈判中给足宋朝压力,那金朝将被迫在秋季发起第二次大规模攻势。
一旦陷入了这种情况,金国内部将一片喧嚣,物议哗然。
那意味着从伐宋以来,金国年年岁岁兴师动众十几万人。
而且连续两年,一年内两次出动十万人的部队南下征伐。
若是能打出精彩的战果,劫掠回天价财富也就罢了。
可是去年是刻骨铭心的两次大败,先是年初西路军粘罕部被宋军重创,若没有完颜娄室接应,金军西路军能否撤出中原都是个问题。
到了年末,更加惨烈,东路军全军覆没,几乎被宋军斩尽杀绝。完颜家宗室、女真族族人都伤亡惨重。
金国维持统治的嫡系支柱,直接被砍断一根。这种支柱,整个女真人也不足两手之数。
而造成这一切战果的人,都是南朝那个名叫岳飞的将领。
直到如今,金国朝廷也没想好究竟怎么应对这位绝世名将。
好不容易趁着南朝的政治斗争,这位名将返回中原坐镇京师了。
皇帝一系自然是迫切的希望趁着这个时间窗口刷一波战绩,以强势地位与宋朝议和。
完颜宗磐不敢想象自己若就这样灰溜溜的退回国内,该怎么向自己一系的父皇、兄弟、大臣们交代。
难道告诉他们,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组织的南征战事,因为一场雨,自己只坚持了半个月,就带着十几万大军撤回来了
到时候整个派系的人心就散了。所有人都会认为太子在拿军国大事作儿戏,大臣们会纷纷转投到其他门庭。
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政治压力,完颜宗磐的军事部署十分僵硬。
他不是一个能够惊艳一个时代的将领,为了兼顾政治与军事,他只能作出相对平庸的部署。
令一部分军队在易州城下继续坚守,一部分军队撤回北方,到涿州、涞水等城池修整。
如此既能保持对南边宋朝的政治压力,又能兼顾军事稳妥,以免军心疲惫,补给不足。
这个决策乍一看似乎十分完美,面面俱到。
可是世界上就不存在这么完美无缺的决策。任何决策都要有所取舍,想两者兼顾,往往就意味着满盘皆输。
完颜宗磐出生高贵,长期的锦衣玉食和顺风顺水,使他对人心的了解极为浅薄。
从这个决策下达下去,军中就怨言四起,人心沸腾。
十万大军,又出自不同派系,亲疏不同。
究竟哪支部队撤下去修整,哪支部队继续在大雨中煎熬
皇帝一系的将领们自然都觉得应该自己一系下去修整。自己可是支持着皇帝的利益,有自己等人存在,才能帮皇帝稳住局势。大家选择跟随皇帝,推完颜宗磐为统帅,不就是这种关键时刻能保证自己等人的利益
完颜宗磐倒是想高风亮节一回,亲自率领嫡系精锐镇守前线,身体力行稳定军心。让其他派系的军队知道他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稳妥可靠、不安私心的统帅,奈何他部下的将领们极力反对,怨声载道。
而其他派系更觉得应该让己等去后方修整。你皇帝一系发起的战事,却自己躲到后面享受,让我们其他派系的军队顶到最前方,在风雨中煎熬苦战
谁知道这是不是你们排除异己,借刀杀人万一你们见死不救,甚至后勤补给都不送往前线,我们不是全部要成为宋军的刀下亡魂
双方争执了数日,最终胳膊还是拗不过大腿。完颜宗磐作为统帅,他有权决定哪支军队到前线死战,哪支军队到后方休整。
结局自然是嫡系军队退居二线,吃香喝辣。
杂牌军,或者他族军顶到最前线,硬抗装备精良,龙精虎猛的宋军。
四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是金军定下的拔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