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地处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绍兴历史悠长,新石器时代化,距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
据史载:大禹治水告成,在绍兴境内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茅山,茅山因此更名为“会稽”。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立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
战国,越王勾践大败吴国,越国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区。至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兴兵败越,尽取故吴地并至浙江,越始“服朝于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吴越地置会稽郡”。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督察各郡,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
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今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
三国,会稽郡隶属于吴。
西晋,太康二年2,以会稽地封于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复会稽郡,置东扬州。陈永定年间557559,会稽郡析山阴置会稽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废会稽郡,改东扬州为吴州。大业三年607,复为会稽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会稽郡为越州,置越州总管府,后改越州总管府为越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道。乾元元年75都督府,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驻越州,,号越州为东府。
北宋,熙宁七年1074,设两浙东路驻越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
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复置绍兴府。
清朝,设浙江省,绍兴府隶属宁绍台道。宣统三年1911,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
有个成语谓之钟灵毓秀,意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优秀人物。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绍兴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
自古以来,留下的先贤和文人墨客的印迹可谓俯拾即是、斑驳可考。
治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的传说,已经在这里物化为气势巍峨的大禹陵庙,供千百年来的人们瞻仰凭吊。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王勾践在这里的卧薪尝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在逆境中奋发。
还有与勾践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美丽动人的西施姑娘,生于斯而葬于此。
报国无门的大诗人陆游,在这里的沈园邂逅初恋唐婉,写下缠缠绵绵的诗章钗头凤。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论衡的著者王充、大器晚成的史学家章学诚、大书法家王羲之,在这里也都有故事留下。
至于近代,更谓名人辈出。
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革命家,光复会创立者及领袖之一、刘大白诗人,文学史家,新诗开创者、鲁迅、马寅初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夏丏尊文学家、竺可桢科学家和教育家、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澜历史学家、周恩来、朱自清诗人、散文家、俞平伯诗人、作家、红学家、钱三强核物理学家、袁雪芬戏剧泰斗
看这一长串荟萃的名人,绍兴被誉近代化史上罕有的群星璀璨之地实至名归。
在地理上背靠大陆,被深厚的大陆文明底蕴滋养,又濒临沿海地区,兼具开放的气息,毫无疑问,绍兴这种独特的地理坏境,使其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思想的萌发地之一。
1日,公认的“学界泰斗”、“一代宗师”的蔡元培蔡先生,就出生在这历史名城绍兴时为绍兴府山阴县城笔飞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