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魏砚没有说话。
正如武才人所说,想不想当明君,是太上皇的事,哪轮得到他一个臣子操这个心。
第二天,魏砚也没有说话。
这时候开始急了的,就是卢仁节了。
第三天,卢仁节终于绷不住。
反正,有着无限寿命的人,是魏砚,而不是他。
半個月后
好吧
卢仁节终于不得不过来给魏砚认错。
因为皇帝,是不可能被自己的臣子给威胁的。
魏砚,也对什么明君的只字不提。
可他就要拿到这个权力。
没办法
卢仁节只好过来承认的过错,魏砚也没说什么,只是喝茶。
卢仁节跟他说话的间隙,他正想着,武才人果然好用。
现在兕子又变得乖巧了不少。
但是在卢仁节看来,却是越发觉得太祖皇帝深不可测。
他的朋友告诉他,其实魏砚已经承认了,只是,这种事,就得你先开口。
卢仁节明白,于是在下一次朝会,终于是把改年号,提上了进程。
而改年号这件事一提出来,必是立即引起广泛的争议。
之前魏砚所提出来的,只是亲政。
现在这年号一改,是不是皇帝也该变了。
太祖皇帝不应该仅仅只是亲政,干脆就名正言顺地直接上位吧。
当然
前提条件是,自太祖皇帝回来后,大魏天下又一次海晏河清。
为了这天下,太祖皇帝也该重回帝位。
面对卢仁节的提议,说实话,朝中也没人敢说不。
魏砚的那些子孙,更是很清楚,他们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继位了。
卢仁节提出来后,魏砚当然要推脱一下。
说自己不适合当皇帝云云。
然后
又向民间征集意见,这由谁来当皇帝,也该听听百姓的心声。
但是这百姓的心声,说白了,不就是凭一张嘴的事。
卢仁节说百姓支持谁,那百姓就支持谁。
在出色的话术诱导下,魏砚赢得了所有百姓的民心。
比如说
卢仁节不会问百姓觉得谁适合当皇帝,因为百姓肯定会说,他自己适合当皇帝。
卢仁节只会问,要是让太祖皇帝重新当皇帝,百姓愿不愿意。
那百姓肯定一百万个点头同意啊。
毕竟
魏砚杀了多少贪官污吏,给他们报了多少仇。
然后卢仁节就拿着这份调查报告,说百姓都希望太祖皇帝来重新掌权。
这事一直持续发酵了好几个月。
期间,也是君臣之间推脱了好几次。
更有什么祥瑞的都来了。
最后
等到时机成熟了。
魏砚这才说,那就行吧。
朕同意了。
不过
这国号他得改改,以后就别叫大魏了,还是叫华夏吧。
至于原因的话
华,有富美华丽的的意思,夏,是庄重盛大,这两个字,都有着很不错的寓意,再加上,传说,他们的根源,就是来自于华族和夏族。
因此
这一次,魏砚也算是追根溯源了。
其实从古至今,很少有人能把国号改成像魏砚这样的,不是用自己的姓氏,或者是族名来当国号,不过这恰恰也让卢仁节觉得,这个陛下选对了。
虽然不排除,魏砚是为了减轻他这个太祖皇帝抢了子孙后代皇位的影响。
这华夏一出,代表的,不正是这天下,并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卢仁节听到这两个字的国号后,直接泪崩。
这不是明君是什么。
当然
魏砚其实没想那么多。
就觉得,这国号肯定不改不行。
因为
一家一姓之天下,绝对不长久。
反之
如果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出事了,魏砚就可以把这个锅推给临时工。
嗯
如果华夏以后出事了,他就把锅推给武才人,让武才人去背锅。
之后
他还可以再扶持一个人上去,反正,锅肯定不能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