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都有点意外了,吴三桂的这个说法也不是不成立啊,确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可是历史有着深刻教训的。
正方一时没有人站起来,赛信只能自己抗了:“首先对方所有的问题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假设是什么,是一种可能性。
有这么一种可能,那么就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大明会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么大明有这么多参谋这么多人才,不不知道防备异族的危害么
再说了,大明能有今天的伟大,不正是我们包容,帮助这些异族,把他们一个个代入文明社会的结果么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将来世界上唯一的帝国,难道我们不应该用更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四海友人么
今日这些莫卧儿人还是异族,但是这些靖安军是有优先落籍的权利的,也就是说他服役期满,只要表现良好,那么就会成为大明公民。
到时候接受跟大明百姓一样的教育,学习一样的文化,那么怎么还会有你我之分
当年活跃在我们国家的那些异族现在在哪还不是最后都以汉人自居
你既然提到了从万世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你怎么能把目光局限在一代两代人呢
大明的万世之基,不仅需要大明百姓的努力,还需要大明统治范围内所有异族的努力。
现在大明已经放宽了入籍限制,那么既然普通人可以当成自己人,这些为大明做出过贡献的人咱们不能把他们看做自己人呢
大明应该有更宽容的胸怀,只有你张开怀抱别人才能拥抱你。”
吴三桂这边的三辩站了起来:“我不同意正方的观点,因为我觉得正方的这个说法似曾相识。
在华夏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他们张开胸怀接纳四海宾朋,一时间国都里四海异族汇聚,天下万国敬仰。
这位皇帝甚至被尊称为天可汗,而胡儿更是可以当将军,带领几个节度使的军队,被皇帝认作干儿子。
可够开放了可够包容了可跟你说的一模一样了
但是最后怎么样了,安史之乱席卷而来,繁华顷刻间土崩瓦解,煌煌天朝威严丧尽,这就是你想让大明学习的典范么”
朱慈烺摸了摸鼻子,你还说啥有一个朝代,你直接指着大唐的鼻子骂得了呗。
赛信这边的三辩也站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唐朝的安史之乱,并不是大唐的国力的问题,也不只能简单的理解为异族造反的问题。
他是三线开战,导致中原军力空虚,才使得敌人乘虚而入,就算不是安禄山,换一个人叛乱,一样能有这样的效果。
而大明又不同,大明关内之地驻扎着大明三分之一的兵力,京城附近更是驻扎了二十万精锐,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赛信看了三辩一眼,三辩立刻开始总结,不再争辩。
下面的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位三辩是根本没有想好,站起来就说啊
人家聊的是军队空虚的事情么人家话的关键是大明能不能防住么你这明显说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