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历史军事>大明次子> 第四百一一章 倭寇终于要来了!

第四百一一章 倭寇终于要来了!(1 / 2)

“我只要一死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一定会有人帮我报仇,那个时候,登州府所有的海域,那里的百姓都将被杀光,一个都不剩。”

陆胖说出了他最后的杀手锏。

这个陆胖可不是简单的人物,都以为他只是一名商人,殊不知陆胖和倭寇还有棒子都有很深的交集。

此时的倭岛正是南北朝时代说起南北朝,大家脑子里一定想到的是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对峙的时期。但在倭国时间不长的历史当中,也存在着一个所谓的“南北朝时期”

1333年,倭国镰仓时代伴随着北条氏的镰仓幕府终结而结束,到了1136年,倭国室町幕府初现,同时南方还有一个后醍醐天皇的小朝廷,从此倭国南北双方对峙,形成了倭国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主要指的是倭国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以这俩天皇为中心形成了所谓的“南北朝”,当然南朝就是后醍醐天皇那一支的延续和发展,但北朝方面的实际掌权者是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光明天皇不过是个象征吉祥物。

这段时期的倭国南北双方虽说不是天天打仗吧,断断续续也是多次攻防,消耗了大量国力。

所以此段时期的倭国广大农民百姓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而作为战争主力之一的武士阶级也不好过,战争使得大量倭国人流离失所,远奔他乡,胜利者占据了倭国本土大量的土地,失败者只能另谋出路,倭寇的数量不断扩大。

当时,一些豢养诸多武士的小领主,便将目光瞄准到了海外。起初,他们仅仅是在海上行动,对一些海外贸易的商人实施抢劫。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统治者便会纵容自己的手下,到其它国家的沿海地区做一些抢劫百姓的活动。

与此同时,在倭国的政治运动、军阀混战当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各大军阀,还有倭国诸多的老百姓。

乱世之中,老百姓不仅丧失了农业活动的环境,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赋税徭役。迫于无奈下,这些老百姓也逐渐加入了倭寇的队伍,成为了倭寇的主要兵源之一。

楠木正杰这位就是北朝的一位武士,他此时就是在大明最大的倭寇之一,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历史的场合中,倭寇从出现到不断壮大,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利益也是他们逐渐壮大的原因之一。

“倭寇”虽然表面上是039“贼”与“匪”,但是其背后的操控者却另有其人,甚至可以说倭患的背后站着倭国的政府集团。

众所周知,倭国土地狭小、多山地、少平原,所以他们的自然资源非常匮乏。战争拼的就是资源消耗,倭国各大领主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只能通过海上劫掠,来获得维持战争的钱粮与经费。

回首明朝时期的倭患,从规模、行动、纪律上来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根本就不像是简单的贼寇,背后明显有着政府的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执政时期,曾严厉斥责倭国的使者,让他们停止对大明沿海百姓的侵犯,否则就会发兵攻打。

不过,倭国的各大统治者不仅没有听,反而还变本加厉,大肆劫掠沿海的百姓。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便想进军倭国,但却被刘伯温等人阻止了。

因为,元朝时期,忽必烈也曾攻打过倭国,不仅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还因为海洋的隔绝而损耗过大、劳民伤财。

这是一件比较可耻的事情,其实元朝曾经三次下令攻打倭寇,第一次发生在1274年。此时,忽必烈刚刚建立元朝不久,还没有统一全国。

忽必烈委托高丽造大小舰900艘,联合蒙汉和高丽军队共3万多人渡海远征倭国。元军节节推进,一度逼近大宰府,但由于后援不力,加之遇到飓风,元军有13万余人丧身风暴,最后只能撤军。

第二次发生在12年。这次元军准备更加充分。同样是发动蒙汉及高丽军队14万人,分两路进攻倭国,一路从高丽渡海,一路从宁波、定海出发。

元军出征虽然声势浩大,但内部忧患重重。高丽渡海的一支内部分化严重,尤其是蒙汉与高丽素有积怨;宁波、定海一支出征时正逢台风,还未出征就有万余名士兵落海而亡。

尽管如此狼狈,两支军队还是汇合,强行登陆,但遭遇台风,而且又遭到倭国幕府方面的掩杀,元军死伤惨重。

第三次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战事。第二次远征失败后,元军在征东行中书省丞相阿塔海的带领下,发兵2万,而且责令江南行省再造大船,准备再行远征。当时,元朝对安南作战接连失利,而且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在大臣的劝谏下,这次远征就这样流产了。

元朝三征倭国,其实就是两次,而且均以失败而告终,令人唏嘘不已。最常被人谈及的就是第二次,十多万大军远征日本,最后只有3名士兵拼凑小船,逃回国。元史日本传“十万之众,得生还者,仅三人耳”

经过了种种考量,为了杜绝倭患,朱元璋下令“封锁沿海”,与此同时,他还将倭国列入了大明朝的“不征之国”的名单。

朱朗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北朝的楠木正杰和陆胖之间就是很亲密的合作关系,陆胖的最后的杀手锏就在楠木正杰的身上,除了楠木正杰,陆胖和棒子国那边也有联系。

此时的高丽还是禑王时期禑王是高丽王朝第32任君主,这个人对明朝是十分不友好的,当时高丽虽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但明丽关系很快出现波折,随着恭愍王遇弑和明使林密等被杀的相继发生,王禑即位后的明丽关系迅速蒙上了恶化的阴影,可以说到了互为假想敌的地步。

同时在李仁任的主导下,高丽也建立起对北元的宗藩关系。

不过,高丽始终没有断绝对明朝的外交,并仍然沿用明朝洪武年号除使用北元“宣光”的一年外;朱元璋虽然看穿是高丽权臣李仁任欲掩弑君之罪而遣使来朝,不过鉴于前代教训,也未出兵膺惩高丽,而是采取扣使、却贡及增贡等手段来敲打。

王禑即位后,派张子温等以告讣、请谥、承袭的使命赴明,因金义杀使事件的发生而中途返回。翌年正月,高丽又派崔源出使明朝告讣,被朱元璋扣押。

随后高丽两度派去贡马的使者也被扣押,在此后的两年中,高丽又派了四批使节赴明,朱元璋拒绝赐谥和册封、退还贡物并增加了岁贡数额、要求执政大臣来朝解释,但放还了崔源等使节及358名高丽人。其后朱元璋以高丽“贡不如约”为由,先是退却了李茂方等所贡之物。

除了因长期受威胁而形成的对军事情报的过度紧张外,禑王在此时期爆发反明情绪,还与其自身王权运营状况,以及崔莹的个人立场和势力上升有关。

权臣崔莹对高丽转变外交政策也有重要作用。崔莹是恭愍王时期高丽独自对抗倭寇、红巾军、元朝军事威胁的一系列战役中脱颖而出的新兴武臣,如大儒李穑所赞:“自庚寅年以来,御寇海隅,敌忾河南,定难兴王,驱僧北鄙,大小战八十七次。”

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崔莹对于事大外交的意义很难有高度评价,因而成为丽末鲜初对外政策“强硬派”的一位代表人物。

崔莹不但亲元反明,更是祸害登州府的又一个幕后之人,他和陆胖之间,也有着很深的关系,要不然陆胖也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

“你很威风呀只要本王杀你,你的人就会为了你杀光我们登州府沿海的百姓,那陆胖你可知道,你这就是叛国这样的话,你就更要死。”朱朗看着陆胖眼神微微的眯了一下道。

“没错,我就是威风,你不是说要为百姓除害吗你要是敢除了我,那么你就是为百姓迎来死神,我看你怎么做你的大义凛然的王爷。”说完,陆胖得意的看向了堂上的朱朗,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只是朱朗却嘿嘿的笑了起来,不过,这次他看的不是陆胖,而是一边的朱棡,朱棣,朱橚三人只听朱朗看着朱棡,朱棣,朱橚三人道:“你们听到陆胖的话没有”

朱棡,朱棣,朱橚集体淡淡的一笑,跟着朱棡往前一步道:“朗哥没有必要再和他废话了,直接拖出去砍了吧”

“可是砍了的话,本王就麻烦了呀,这位的后面有人呀,我担心登州府的百姓。”朱朗淡淡一笑。

朱棣这个时候则是看着陆胖道:“无非就是倭寇和棒子朗哥,我们来这里就是剿灭倭寇和棒子的呀,我建议杀了这个陆胖,跟着让那些倭寇和棒子过来,我们在原地守株待兔,这样我们都不用去找了。”

“没错。”朱橚插嘴笑道:“这个家伙就是找死,你以为我们来这里是做什么的游玩的,错了,我们就是来这里杀倭寇的,这些倭寇我们现在就是需要找,你倒好了,你居然说杀了你之后,倭寇就会来那感情好,我们必要杀你了。”

“呵呵”朱朗轻笑一声看着陆胖道:“现在你明白了吧来人拖出去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