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地之上,一条渭水携带着滔滔河水奔涌而过,一路向东汇入了那滚滚河水之中。
如果说那一条流经了整个华夏北方的河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母亲河的话;
那么这一条已经在关中大地之上流淌了无数年的渭水,便孕育出了关明。
黄帝、炎帝的后人曾经在这里繁衍壮大,并沿着渭水向着东方迁徙而去。
周原之上的周人在这里奠定了周室的基业,并由此开创了八百年的大周王朝。
周室衰微、犬戎入侵、其后又有嬴氏先祖披荆斩棘, 到了如今雄踞关中平原遥望东方的秦国已然有了一窥九鼎的野望。
只是秦人何时才能重复当年周人的故事,沿着渭水一路向东直至一统天下,当今这个时代却没有人能够料定。
当今天下之间的有识之士能够看得到的是,在献公、孝公、惠文王三代人的励精图治之下,如今强大的秦国已然被山东诸国深深地畏惧。
如果要用一处城邑来体现山东诸国对于秦国的畏惧的话,那么渭水之畔那一座宁秦城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这一座城邑原本的名字并不叫做宁秦,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 乃是因为将它归还秦国的魏惠王希望可以用此城使秦国安宁下来。
只是魏惠王的谋算显然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就算他将这一座宁秦城归还,秦国也并没有停下自己东出的脚步。
在从已然没落的霸主魏国手王嬴驷当即任命出生于宁秦的魏人公孙衍为大良造,开启了秦国夺取河西之地的大战。
那一战最终的结果已然是尽人皆知,八万魏军战死、河西之地全部重新归入了秦国的领土,曾经的霸主魏国更是再遭重创。
说起来这一座渭水之畔的宁秦城,与秦国、魏国双方之间持续了近百年河西大战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上文说过,宁秦这一个名字是魏惠王将这一座城邑归还秦国的时候改的,那么它原来的城邑又叫做什么呢
阴晋,正是这一座城邑原来的名字。
公元前408年,魏国以卫人吴起为将,发动大军渡过河水攻打自己西边的秦国。
这一次,魏将吴起率领着麾下的魏军甲士一直打到了秦国的郑县,而阴晋也在这一场大战之中落入了魏国的手中。
公元前389年,刚刚和楚国达成盟约的秦惠公嬴仁率领秦国举国之兵攻打渭水之畔的城邑阴晋。
当此之时,阴晋城中驻扎的魏国士卒只有数万,而城外的秦军数量对城内魏军具有绝对的优势。
面对这一场人数差距悬殊的大战, 秦国一方踌躇满志准备一举夺取阴晋, 而魏国一方就连魏武侯魏击也认为此战魏军必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一场本来并没有悬念的战争,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逆转。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吴起,此时他担任的官职是魏国的西河郡守。
当大战开始之时,魏将吴起率领着自己麾下精心训练的数万魏武卒,便向着对面数倍于己的秦国大军冲杀了过去。
面对吴起所部数万魏武卒的攻势,指挥这场战争的秦军将领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吴起以及其麾下的数万魏武卒,如同一只冲入羊群的猛虎一般,肆意展现着自己强大的武力;
直到无数秦军倒在了魏武卒手中的利刃之下,秦军将领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遭遇的是怎样强大到可怕的对手。
心中恐惧之下,秦军主将下令全军撤退,而这更加给了用兵如神的兵家亚圣吴起可以利用的机会。
之后,在吴起麾下大军的强大攻势之下,秦军的撤退转眼之间变成了溃败,到此这一场阴晋之战便以魏军的大胜、秦军的惨败而告终。
这一场阴晋之战,吴起和其麾下的魏武卒踩着无数秦军的尸体,最终名扬天下。
而战败的秦国从此之后元气大伤,只能龟缩关中之地数十年,努力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如今距离当年那一场阴晋之战已然过去了八十三年,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尽,宁秦城头原本赤色的魏国旗帜也已经换回了秦国的墨色大旗。
只是, 在这一片战场之上,仍能够见到当年大战的一些痕迹。
“驾”
一道嘹亮的催马之声从远处响起,从那遥远的地平线之下,缓缓出现了一名名身披墨色甲胄的秦军士卒。
片刻之后,这些秦军士卒的脚步齐齐停下,一名身着墨色冕服的年轻人缓缓从自己所乘坐的马车车厢之中走了下来。
站在这一片空旷的平野之上,遥望着远处那一条滚滚而过的渭水,这名年轻人的心中顿时生出了无限的豪情。
在这一刻,他只觉得仿佛这个天地都在他的心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