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们还不清楚自家这位皇上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要运回那么一船船的金银来,但既然皇上这么说了,还这么做了,那这件事就绝对没跑。
一船船的金银
想到跟那马宝麾下舰队那般大小的海船一船船的拉回金银来,即便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这心里头也是难以平静。
不过,如今既然已经清楚了皇上建造海船到底是为什么后,那杨士奇等人还算是识趣,并没有追着去询问详情,而是恭敬的对着朱瞻基行了个礼后,便躬身离去办差了。
而此时的乾清宫内。
朱瞻基瞧着那些离开的臣子们,心情也是非常的好。
成了。
尽管老头子和自家老爹的去世使他有些措手不及,也是遭了不少罪才稳定了局势。
可如今在掌握了局势之后,这事情便越来越顺了。
尤其是这次命老五前往东瀛。
虽然朱瞻基对那老五的要求是将石见这个地方给拿下来,但其实朱瞻基心里头也明白,像这种索要对方土地的事情,对方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所以他已经做好了这次老五失败的准备。
当然,就算是失败,这一趟也不会白跑,最起码也让他能清楚一些关于东瀛内部的情况,也好派兵过去。
可没想到,这老五还真行。
在那马宝的配合下还真的将那石见给拿下来了。
对于他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办法,朱瞻基并不关心,他要的只是石见这个地方。
当然,那些源源不断的金银也不是他最终的目的。
金银这种贵金属,只要足够天下人兑换就够了。
至于有多少,还真没有太大的作用。
按照历史上明朝流入白银的速度,就算拥有了无数的白银,甚至使欧洲出现了白银荒,那又如何。
没有用。
这些白银不是实质性的生产力,也不能直接的给王朝带来任何的发展。
它惟一的作用就是货币的属性。
虽然工业上也有需求,但这个需求完全不需要用到那么多。
所以白银黄金这个东西,说白了还是货币属性大过实际的价值。
而按照朱瞻基的计划,他要那么多的白银黄金,为的只不过是将自己推行的货币价值提升。
通过与白银黄金挂钩,使他推行的货币价值可以长期的稳定。
而这种手段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当他在大明朝内部推行的货币被民众所正式接受,并且通过不断的调配来维持其本身交易价值后。
是否与黄金白银挂钩已经不重要了。
等大明朝自己推行的货币占据了经济市场的主导后,他就可以利用像后世的金融经济手段,来主导整个市场的走向。
就像后世的房地产。
通过朝廷的策令,来迫使市场的货币全部流入这个行业,然后推行这个行业的发展。
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民众住房的民生问题,也可以解决朝廷基础建设的问题。
使整个国家在短时间内从一穷二白的农耕国度进步到现代化的都市。
虽然房地产行业固然有它的诟病,但不得不说,这一条政令本身还是有其价值的。
优秀的,便捷的基础建设以及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房地产所带来的。
毕竟朝廷不卖地哪里来的钱做这些事情。
仅仅一个三通,要是按照常规的办法来完善,以大明朝内部广阔的土地面积,以及建造难度,没有个几百年,去哪弄这么多钱和人力物力来完善。
毕竟朝廷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
朝廷的属性是一个调配社会生产力的作用。
换句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集中精力和资源办大事。
如今朱瞻基要做的也是这样。
通过金融和经济手段使朝廷掌握调配天下百姓生产力的能力。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想要百姓多少的钱,就能得到多少的钱。
当然,任何一个当权者都不能去做那杀鸡取卵的事情。
而这种能力,是在华夏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曾达到过的程度。
也就注定了在那种制度和体系下的王朝,无法完成工业革命。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很多人说,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下,根本不可能诞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因为朝廷皇帝作为王朝的统治者,他本身就没有这种调配天下资源的能力。
又何谈推动国内的工业革命。
这一点,依旧可以用后世一部大明王朝的电视剧中改稻为桑之难来佐证。
试想,皇帝朝廷想要南方停止种植水稻来种植桑蚕都那么难。
更何况是将整个农业的比重来下降,向工业倾斜了。
这种事情,在朝廷没有对天下有完全的掌控力之前,是绝对不可能达成的事情。
即便你拥有了工业革命的一切必备要素。
依旧不可能。
而之所以西方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工业革命,是因为西方特殊的社会形态。
说的再简单一些,工业革命前期在获得技术成功,甚至产业完善之前,肯定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比如火枪这个东西。
在西方,他可能是某一个家族的私产。
在完成后可以给他带来极大的利益。
但是在东方,老朱说了,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存在。
也就是说,在东方压根不会有任何士族和贵族会花那么大的代价来做一件最终一定会被人摘桃子的事情。
相比于花那么大代价去搞这些东西,不如想办法在官场摸爬滚打。
即便是在后世的西方资本主义也是被国家法律所保护的。
就好像东方将人民权益写入宪法是一个道理。
这也是双方最本质的区别。
所以打一开始,在明白这些道理的情况下,朱瞻基压根就没有想过说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单独的推动工业革命。
且不说会不会成功。
就算在系统的帮助下完成了。
他朱瞻基身为皇室,也不会有人来摘桃子。
可这样一来,他们老朱家,亦或者说皇室,可就真的成为了天底下最大地主了。
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朱瞻基依旧不会干。
因为这是让整个大明朝社会形态倒退的表现。
也一定不可能成功。
就算在他这一代不会出现问题,到了下一代,也绝对会被推翻。
而这一次朱瞻基之所以要朝廷倾尽全力在短时间内建造海船,除了要用这些海船来拉金银外,自然还有其它的作用。
想要进行工业革命,必不可少的便是开通贸易。
因为这是工业能力达到后需要变现的途径。
也是工业革命过程中必须要有的东西。
原材料的大量进入,成品的流出,都必须要借助贸易的手段。
而和后世一样,海上道路自然是最便宜最方便的选择。
所以,海船的大量建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除此外,大量海船在建成后,也会使大明朝内部的海船建造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
而除了海船外,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
港口,储蓄货物的仓库,通往港口用来往来的通道。
以及这一条线路上的各种经济问题,都是朱瞻基接下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着这些,朱瞻基也渐渐的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朱瞻基甚至都忘记了今日乃是他登基的日子。
直到那门外的赵全瞧着时辰,知道不敢再耽误后,这才冒着被朱瞻基训斥的风险,走了进去提醒。
也直到这时,朱瞻基才从对大明朝日后的发展方向的思考中回过神来。
“到时辰了吗”
身边的赵全赶忙点头。
想了想,朱瞻基道:“让人进来吧。”
“是。”
随着那赵全离开之后,殿外的宫女们也纷纷重新走了进来。
在给朱瞻基换好全新的龙袍后,便立刻传令给了奉天殿那边准备。
作为此次登基大典的主事人,杨士奇虽然刚刚才被朱瞻基派了差事,但如今还是以这登基大典为重的。
整个登基大典在他的主持之下,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