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德国开始出现了突破条约的极限,中国的东南亚战略也因为希特勒的原因越来越靠近执行日期,
海军最先提出了建造两艘高速战列舰的计划,要造四万五干吨排水量的高速战列舰,预计防护性能要超过青城山级。
该级战列舰要装备九门十六寸45舰炮,航速达到三十节以上,如此高性能的战列舰所需要的造价也不是一般的高,
这个计划一提出来就是被王启文亲自否决,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战列舰表面上看战斗力强悍,但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浪费,
目前海军发展的核心已经是航空母舰了,而战列舰的作战目标也从以前舰队决战核心转变为了对航空母舰进行护航,对陆轰炸,
因此海军那边想要建造太贵的高速战列舰是不可能的事情,被王启文亲自否决后,海军又提出了他们的航空母舰建造计划。
在美国列克星敦号下水后,中国海军对这种超大型航母就一直念念不忘,希望开建中国的列克星敦号,以前是因为有条约限制无法建造,现在眼看条约即将过期,他们对超级航母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而造船厂中也有人推波助澜,希望建造35万吨级的航空母舰。
不过海军内部对于建造新一代的航空母舰还是有着不同的分歧,陈绍宽等人认为继续建造两万五干吨到两万七干吨总有的航空母舰最好,正在建造的那两艘新式航母就是最适合的航母
他认为这种吨位的航空母舰在搭载飞机以及成本上能够达成最好的平衡,剩下来的钱能够建造更多的航母,他那份野心勃勃建造20艘航母的计划也更容易被通过。
但是也有一部分航空派的将领认为,以前是受限于技术和条约限制,才不得不建造两万多吨的航空母舰,如今没有了技术限制也没有了条约的约束,那么自然是要建造更好更大的航空母舰了。
他们提出了大型装甲航空母舰的理论,认为航空母舰不但需要搭载更多的作战飞机,同样也需要大幅度提高防护能力,以求在作战中保持持续战斗力。
而这两方面的理论基本上都是根据中国海军这些年来的一次次演习中所得到的,在历次演习中,在对方也拥有航空母舰的时候,双方的发现距离往往是相同的,攻击是双向的,
也就是说己方航空母舰起飞作战飞机攻击敌人航空母舰的时候,敌人的航空母舰也再释放战机攻击自己。
而这个过程中,己方航空母舰会遭到敌人航空母舰的打击,这种情况下除了提高编队的整体防空能力外,也必须提高航空母舰自身的防护能力。
而中国已经服役的航空母舰,包括最新的镐京级航母她们防护力都是严重不足的,穿甲炸弹能够轻易的穿透飞行甲板,
部分演习中甚至被穿透了机库甲板,最后被判定为全舰大火以及大规模的殉爆而失去战斗力,到了最后就算没有沉没但是也是全舰都废了,结果就是被己方的驱逐舰用鱼雷送进海底。